從病床到餐桌八旬婆婆25天的生命逆襲
2025-09-19 09:52:41 來源: 第1眼TV-華龍網
第1眼TV-華龍網訊(通訊員孫忠海)“護士,您看!我媽今天自己舀了兩勺粥呢!”在江津區第三人民醫院中西醫結合病房里,陳女士的家屬舉著搪瓷碗,聲音里滿是抑制不住的雀躍。誰能想到,這位此刻能自主進食的80歲陳婆婆,三周前還插著滿身導管,連睜眼都十分費力,而這一切的改變,都發生在短短25天里。?
故事的開端,要追溯到一段時間前。家住珞璜郭壩村的陳婆婆,長期習慣用“頭痛粉”緩解陳年舊疾。某天,她像往常一樣服下白色藥粉后,突然被一陣鉆心的疼痛侵襲——全身的骨頭仿佛被拆開重組,連抬手的力氣都沒有。家人見狀心急如焚,連夜將她送往江津區某三甲醫院,經診斷為胃穿孔,緊急進行了手術。

然而,手術并未給陳婆婆的病情帶來轉機。80歲的高齡讓她的身體難以承受手術創傷的打擊,術后狀況急轉直下。“當時醫生說情況不樂觀,我們思慮再三,決定把母親轉到江津區第三人民醫院。”家屬回憶起轉院那天,平車推過醫院走廊時,母親慘白的臉上,甚至連皺眉的力氣都沒有,每個人的心里都沉甸甸的。?
轉入江津區第三人民醫院中西醫結合病房第一天,陳婆婆的狀態極差,如同一株被狂風暴雨打蔫的植物:身上插著胃管、尿管、引流管共六根管子,只能平躺在床上,連吞咽口水都十分費勁。醫院中西醫結合團隊的醫護人員們始終充滿耐心,用細致的關懷呵護著她。每次換藥前,護士都會先輕輕搓熱雙手,溫柔地對她說:“婆婆,咱翻個身哦,就像曬被子一樣舒服。”在給她翻身檢查皮膚狀況時,也總不忘念叨著:“今天天氣好,等您有力氣了,就推您去樓下呼吸下新鮮空氣。”這些溫暖的話語,像一束束光,照亮了陳婆婆灰暗的病房時光。?
入院一周后,在醫護人員的精心照料下,陳婆婆的病情開始慢慢出現好轉跡象。鼻飼開始的那天,護士特意把營養液溫到37度,輕聲解釋道:“就像喝自家熬的米湯,不燙嘴。”陳婆婆雖不能說話,卻悄悄眨了眨眼,仿佛在表達感謝。入院第十五天清晨,護士長查房時驚喜地發現,陳婆婆居然自己挪了挪腿。“腹痛好點沒?”護士長輕聲詢問,得到了老人微弱卻清晰地點頭回應。當天,陳婆婆的護理級別從一級調成二級,護士站的記事板上,她的名字旁還多了個象征好轉的笑臉貼紙,這小小的貼紙,讓家屬和醫護人員都倍感欣慰。?
陳婆婆病情的重要轉折點,發生在入院第20天。當醫生順利拔掉她身上最后一根導管時,陳婆婆突然攥住了護士的手。“您是想下床嗎?”護士立刻讀懂了她的心意,小心翼翼地扶著她慢慢站起。陽光透過窗戶灑在陳婆婆身上,當她顫巍巍邁出第一步時,病房走廊里響起了輕輕的掌聲,這掌聲里,滿是對生命的敬畏與喜悅。“那天她回到病房后,居然自己端起水杯喝了兩口。”家屬紅著眼圈說道,這簡單的一個動作,比任何一份檢查報告都更讓人安心。?
入院第25天,陳婆婆穿著自己熟悉的藍布衫,手里緊緊攥著出院小結,腳步雖然緩慢,卻十分穩當。路過護士站時,她突然停下腳步,對著忙忙碌碌的白衣身影深深鞠了一躬。這一鞠躬,飽含著她對醫護人員25天來悉心照料的無盡感激。?
責任編輯:董霞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