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在身邊丨建好基層微單元 撬動幸福“新支點”
2025-09-19 06:00:00 來源: 第1眼TV-華龍網
“在人大代表的幫助下,我們很快和當地村民就土地的租金、邊界等達成一致意見,開始建設凍庫。他們的主動介入,至少為我們節省了3個月的工期。”談及人大代表積極履職,位于重慶市墊江縣的重慶市佳佳乳業有限責任公司相關負責人李青青直言。
今年5月,該公司計劃租用轄區15戶村民5畝土地修建凍庫,卻因土地邊界、租賃年限等分歧多次協商停滯。了解情況后,墊江縣桂溪街道“代表聯企驛站”駐站代表組建街道經發辦、商會、保合社區居委會參與的專項協調組,4次組織協商議事會,提出“租期5年、租金年增3%、企業優先聘用本地村民”的方案,逐戶解析互利性。最終企業與村民順利簽約,項目得以重啟。

佳佳乳業凍庫的順利建設是墊江“代表聯企驛站”賦能民營經濟發展的真實寫照。在深化打造全過程人民民主巴渝實踐站的過程中,墊江縣人大常委會通過機制創新、資源整合和多元參與,逐步形成了促進民營企業發展、基層治理等基層微單元,成為基層治理效能提升與群眾福祉增進的“重要支點”。
墊江縣桂溪街道全過程人民民主巴渝實踐站負責人、人大桂溪街道工委主任曾全勝介紹,作為街道全過程人民民主巴渝實踐站的核心微單元,聯企驛站始終錨定“聯系企業、服務發展”定位,以人大代表為履職核心,將全過程人民民主理念貫穿企業難題破解、資源整合全過程,推動民主實踐轉化為企業發展實效。
針對企業“資源分散、協作不足”的痛點,墊江縣女企業商會會長譚英以人大代表及聯企驛站負責人的雙重身份,主動牽頭推動墊江縣女企業家商會與92家會員單位簽訂合作協議,建立“內部優惠共享機制”。
比如,精準收集企業供需信息,匹配會員單位業務合作(如聯通墊江分公司與制造企業的安防合作、千百名店與食品企業的渠道合作),同時全程跟蹤合作落地,協調解決流程銜接問題,累計為會員單位拉動銷售60余萬元。

面對會員企業“融資難、授信不足”的問題,譚英還主動對接金融機構,集中反映企業發展訴求,成功推動銀行向縣女企業家商會專項授信1億元貸款額度。目前,驛站已協助董明珠健康之家、能創農業開發有限公司2家會員單位獲得融資支持,有效緩解企業資金壓力。
截至目前,該驛站以機制為紐帶延伸服務鏈:主動摸排企業融資需求,促成政銀企對接授信1700萬元;推出“代表代辦幫辦”服務,為47家小微企業辦理證照,平均時限從7天壓縮至3天,切實以主動服務激活企業發展動能。
增進民生福祉,是一座幸福之城最好的注解。
清晨的迎春河波光粼粼,河邊的木質連廊里已圍上了喝茶的居民。連廊入口處,“西門橋人大代表民情聯絡點”的紅色標牌格外醒目。

這個連廊位于桂溪街道迎春社區。去年7月,常來連廊下棋的居民黃仁清找到墊江縣人大代表江橋:“聽說‘長者樂園’還沒開工,是不是遇到難處了?”
代表們立刻走訪核實情況,隨即以基層民主協商模式牽頭組織協調會——把縣民政局、住建局等相關單位負責人請到連廊長桌旁,居民圍著欄桿提疑問、談顧慮,責任單位當場承諾“9月完成二次招標,10月全面開工”。
此后,連廊的廊柱上多了塊“項目進度公示板”,代表們每周更新進展:“8月:招標前期準備就緒”“9月:二次招標成功”“10月:施工隊進場”……
去年12月底,“長者樂園”如期竣工。連廊公示板上“項目竣工投用”的紅色大字格外亮眼,居民們圍著拍照,河面上的倒影都映著笑意——這樁民生實事,從訴求提出到落地辦結,全程由西門橋聯絡點以基層民主實踐模式推動完成。

今年7月,巴渝實踐站工作人員也來到這里,與聯絡點一同組織評議會,20多名居民代表坐石凳打分,“一廊九園”全票獲好評。實踐站隨即把聯絡點“廊下聽訴、公開督辦、滿意評價”的模式總結提煉,在其他微單元推廣。
在這里,在代表們持續關注拓展“一廊九園”項目的過程中,發現了獨居老人的數量逐年增多,特殊困難老人往往面臨著生活、健康照料不及時不到位等問題,推動誕生了2025年度縣級民生實事項目特殊困難老人關愛服務行動。
截至目前,已推動全縣建成縣級特殊困難老人關愛綜合調度中心,安裝智能監測預警設備1600余臺,實施適老化改造220戶,真正讓民生實事成為民生福祉,為群眾幸福“加碼增溫”。
“樓上漏水泡了天花板,找了好幾次都沒解決!”今年5月,桂溪街道紅光社區居民蔣濤的求助電話打到社區人大代表聯絡站。
駐站議事代表李政當即啟動“代表+調解員+樓棟長”聯動機制,對接“全勝調解”“曉燕說事”品牌介入糾紛,把調解會開在居民樓院、涼亭下,用“家常話”講清道理,用“禮讓心”化解分歧。
第一次協商因責任劃分僵持,代表們帶著雙方走“新六尺巷”講禮讓故事;第二次邀請物業工程部檢測,明確“管道老化+維護不當”責任;第三次則結合《民法典》條款主持協商,最終促成“樓上擔70%費用、物業補材料”的共識。
從求助到解決僅用5天,這是聯絡站“靠前調解、多元聯動”的縮影。今年以來,該聯絡站通過此類模式已化解鄰里矛盾、物業糾紛23件,調解成功率達96%,真正實現“小事不出巷、矛盾不上交”。

從企業凍庫建設的“加速鍵”,到“長者樂園”落地的“時間表”,再到鄰里糾紛化解的“5天速辦”,墊江縣以“代表聯企驛站”“民情聯絡點”等微單元為支點,將全過程人民民主的理念深深扎根于基層土壤。
在這里,人大代表的履職身影穿梭于企業車間與社區巷陌,民主協商的聲音回蕩在連廊涼亭與議事現場,機制創新的活力轉化為助企紓困的實效、民生福祉的增量與基層治理的效能。
以人民為中心,讓民主實踐融入更多民生細節,墊江正以多元聯動的治理格局、精準高效的服務模式,在推進基層治理現代化的道路上穩步前行,書寫基層民主實踐的新答卷。
第1眼TV-華龍網 陳雨/文
責任編輯:李茜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