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探索非現場檢查方式 重慶初步確定19個“無事不擾”事項
2025-09-18 16:23:46 來源: 第1眼TV-華龍網
第1眼TV-華龍網訊(記者 唐雨)《重慶市規范涉企行政檢查辦法》(以下簡稱《辦法》)提出鼓勵開展非現場檢查,并規定涉企行政檢查要以教育引導為主,那么在實踐中,重慶如何落實這些規定,取得了哪些成效?

9月18日,《重慶市規范涉企行政檢查辦法》政策例行吹風會在市新聞發布中心舉行。發布會上,市市場監管局副局長張銀政就該問題作相關解答。

——科學確定非現場檢查事項
全面梳理市場監管62項涉企行政檢查事項,綜合研判問題發生率低、投訴舉報少、違法違規行為危害較輕等情況,初步確定信息公示、廣告發布、無證無照經營、認證活動等19個“無事不擾”事項,除投訴舉報、線索移交、監測預警外,原則上不入企檢查。比如,對企業年報的監管,采取與注冊登記、稅務部門資產數據進行比對的方式;對廣告發布內容的監管,主要通過線上監測方式。
——精準鎖定非現場檢查對象
優化“信用評價+風險等級”監管,自動為121萬戶企業生成“數字畫像”,將風險低、信用好的108萬戶A類企業納入可非現場檢查對象庫。推廣“沙盒監管”,為劃定區域內企業建立政府指導員和企業觀察員制度,采取包容審慎監管措施。目前已將各區縣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相對集中的41個孵化園、創業創新園、自貿片區等劃入“區域沙盒”,對“沙盒”內企業實行“無事不擾”。
——創新運用非現場檢查方式
打造“渝食安”“特種設備在線”等應用,推進“AI+隱患治理”“語音+整改督促”“數字+風險防控”等無感監管,無需“進企業門”就能實現85%以上涉企風險隱患線上自動預警、線下同步整改。實施“山城有信”碼上監管,建立企業風險監測指標和風險預警閾值,向企業遠程發送行業政策、經營提示、風險警示信息300萬條次。市場監管部門還推廣使用掛牌督辦通知書、約談通知書、整改通知書、提醒敦促函“三書一函”,嚴格執行行政處罰、行政許可、行政檢查等行政裁量權基準和輕微違法行為不予處罰、不予實施行政強制措施清單,全面落實行政處罰決定書、信用修復告知書、信用合規建設指南“三書同達”。
張銀政介紹,今年1至8月,已對8241戶企業免于現場檢查,對1.7萬戶企業開展書面檢查、在線監測、大數據分析。下一步,重慶將認真落實《辦法》各項規定,堅持機制創新與數智賦能,推進行政檢查減量化、規范化、精準化、智能化,更好構建“無事不擾、有需必應”的涉企行政檢查體系。
相關鏈接:
責任編輯:常涵笑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