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 | 重慶“十四五”民營經濟健康發展交答卷 民營經濟占GDP比重由59%提升至61.6%
2025-09-18 10:47:42 來源: 第1眼TV-華龍網
第1眼TV-華龍網訊(李舒)9月18日,“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 譜寫中國式現代化重慶篇章”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第六場)舉行,本場主題是介紹“十四五”時期重慶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成效。

“‘十四五’期間,全市民營經濟增加值從1.48萬億增加到1.98萬億;占GDP比重由59%提升至61.6%;民營市場主體數量從290.1萬戶增加到367.3萬戶,在全市市場主體中占比達97.8%。”發布會上,市委統戰部副部長、市工商聯黨組書記施崇剛重點從4個方面介紹了“十四五”時期重慶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取得的成效。

——5年來,重慶聚焦思想政治引領,民營經濟的前進“方向感”更明確。
重慶持續深化民營經濟人士理想信念教育,盧作孚民營經濟學院成功申報為全國民營經濟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基地,與重慶8家市級基地一起形成“1+8”工作體系,將紀念場館打造成為廣大民營企業家的“紅色課堂”,推動理想信念教育載體豐富、常態長效。5年來,民營經濟人士到基地參觀培訓上萬人次。
強化黨建統領,大力推動民企黨建工作,努力實現黨建強、發展強的“雙強”目標。市工商聯執委企業黨組織覆蓋率達71.43%,黨的工作覆蓋率達到了百分之百。宗申集團、秋田齒輪等一批黨建與發展相互促進的企業典型不斷涌現。
注重選樹優秀典型,著力講好渝商故事。300余名企業家獲評“優秀社會主義建設者”“優秀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十大渝商”等榮譽表彰。持續加強對優秀企業和企業家的宣傳報道,“高質量發展看民企”“紅巖青商”等系列報道總閱讀量超過2000萬人次。
認真抓好教育培訓,市財政設立了民營經濟人士培訓專項經費,每年組織600余人次的民營經濟代表人士到市內外高校,圍繞黨的創新理論、企業經營管理、涉企政策法規等開展集中培訓。“渝商大講堂”“渝商微課”等線上線下平臺吸引近10萬人次參與學習。
——5年來,重慶大力推動改革增效,廣大企業家“獲得感”更加實在。
重慶創新開展國企民企協同發展改革,建立央企、民企、外企“三企”聯動發展機制,通過合作項目遴選儲備、招商推介、分析反饋等工作,推動國企民企互利共贏。目前已組織三輪國企民企協同發展項目發布活動,累計為民企發布超1600個合作項目,項目金額超8000億元。
以數字賦能提升服務民企效能,通過渝快政平臺,上線“渝商e服務-民企直通一件事”數字應用,累計受理企業涉及政策兌現、法律維權等方面的訴求5100余件,訴求辦結率超過97%,有效解決企業反映問題響應滯后、辦理效率低等問題,讓企業少跑腿、快辦事。
重慶創新實施年輕一代民營經濟人士“十百千萬”培育工程,著力培育在全國有較強影響力的“十名領軍、百名精英、千名骨干、萬名新銳”雁陣式年輕一代企業家隊伍,推動代際傳承,打造“紅巖青商”。目前四級人才培育庫已遴選培育對象2500余名。
——5年來,重慶持續做實經濟服務,民企發展“支撐力”更加強勁。
重慶扎實推進“龍頭引領”行動,引導龍頭企業與中小企業“大手牽小手”。每年發布重慶民營企業百強榜單,100強入圍門檻從2021年的15.72億元提升到2024年的23.61億元,增長50.19%。賽力斯等7家企業入圍“2025中國民營企業500強”,博賽礦業等5家渝企上榜制造業500強,龍湖集團等3家渝企上榜服務業100強。
著力做好民營企業上市服務工作,成立市工商聯上市專家委員會,在上市培訓、上市論證、對接投融資機構、市場營銷等方面加強指導。“十四五”期間,建立了165家擬上市民營企業儲備庫,有21家民營企業在境內成功上市。
重慶加強與浙江、山東、四川等省市開展區域協作,舉辦“知名企業重慶行”系列活動,推動簽約投資總額超2000億元。推動民企積極“走出去”,通過“助企揚帆·護航出海”等品牌活動,引導民企圍繞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加強經貿交流,博賽礦業、攀華集團等一批民企勇闖海外。2024年民營經濟進出口總額達3233.7億元,占全市進出口總額比重達45.2%。
——5年來,重慶持續構建親清政商關系,政商交往“親清度”更加濃厚。
重慶以推動構建親清政商關系為目標,推動出臺《重慶市構建親清政商關系行為清單(試行)》,構建市領導聯系重點民企、走訪服務民營經濟主體等5項工作制度,持續營造政企溝通的新場景,暢通企業反映訴求意見的新通道。
重慶市工商聯與市委統戰部、市委網信辦連續3年開展“清朗巴渝·優化營商網絡環境整治涉企侵權信息亂象專項行動”,清理處置涉民企網絡謠言、虛假和不實信息142條,全力為民營經濟健康發展營造清朗網絡環境。
著力開展清廉民企建設,發布《清廉民企建設實操手冊》《清廉民企建設合規工作指引》及相關配套清單,組建市工商聯法律服務團,以“法律三進”“法治體檢”等活動為載體,多形式提供法治宣傳、咨詢培訓、維權服務等,助推民營企業家提升法治素養和依法治企水平。
此外,在構建親清政商關系方面重慶很多區縣都結合各自實際,開展了很多創新探索實踐。如璧山區打造的“企業之家”,讓企業與政府部門“面對面”溝通,讓民營企業感受到了“自己人”的溫暖。
施崇剛表示,下一步,重慶市工商聯將發揮好橋梁紐帶作用,當好民營企業的“娘家人”,加快推進民營經濟發展高地建設,全力以赴推動民營經濟健康發展、高質量發展。
相關鏈接:
責任編輯:常涵笑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