酉陽:“鄉里茶香”烹出基層善治“暖心茶”
2025-09-17 18:43:11 來源: 第1眼TV-華龍網
第1眼TV-華龍網訊(記者 黃歡 通訊員 梁棟博)初秋的酉陽山水間,依然生機盎然。近日,第1眼TV-華龍網記者走進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花田鄉何家巖村的“鄉里茶香”茶室里,看到村民冉大娘在品茗間暢談古寨修繕的建議;茶香氤氳中,村務監督委員會成員老陳仔細審查財務收支明細;非遺體驗角旁,村民何秀英指尖翻飛繡苗繡……今年來,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聚焦基層精細化治理目標,創新打造“鄉里茶香”茶室載體,構建“議事協商+文明涵養+傳承興業”三位一體基層共治體系,有效激發群眾參與熱情,走出了一條鄉村善治新路徑。
茶臺議事 小空間激活治理大效能
據了解,何家巖村黨支部創新“茶臺+議事”模式,每日安排村干部輪值“茶臺崗”,建立“晨茶聽音”收集民意、“午后茶商”破解難題、“清風茶評”監督村務的工作機制。重大村務決策定期公示,接受村民“品茶評議”,村集體茶園收益分配方案知曉率和滿意度達97%。
清晨的“鄉里茶香”茶室,冉大娘端著熱茶笑著說:“以前有問題沒處說,現在邊喝茶邊提!”兩個月來,這樣的“茶臺議事”已收集到古寨石板路修繕、梯田觀光點增設休息亭等28條建議。針對寨內夜間照明難題,村干部組織“午后茶商”,村民在茶香中議定“村集體出資60%+村民籌資30%+鄉補助10%”的方案。短短一個月,50多盞路燈照亮了古寨夜歸路。
如今,“茶敘議事”模式在花田鄉3個試點村推廣,累計化解糾紛12起,推動“微實事”項目23個,村民議事參與率達88%。這種開放式議事平臺讓村民從“旁觀者”變成“主人翁”,民主決策成為鄉村治理新常態。
茶韻潤心 小陣地涵養文明新風
何家巖村黨支部打造“黨建茶韻”陣地,將清廉文化與黨建元素融入茶室環境,懸掛“清風廉語”竹匾,開設“茶室微黨課”。推行“文明積分制”,村民參與茶室管理、環境清掃可獲得積分兌換物品。建立“支部書記—網格員—志愿者”聯動機制,將674余戶村民編入9個治理網格,常態化開展文明評選活動。
獨居的何婆婆捧著熱茶感慨:“這里就是我的‘第二個家’,有人說說話就感覺舒服許多。”每周的“山歌茶座”“土家故事匯”上,歡聲笑語中鄰里矛盾悄然消融。志愿者李大哥擦拭茶具時說:“幫茶室做事能換積分,這份認可價值千金!”他的志愿服務時長已累計超過150小時。
截至目前,茶室舉辦各類宣教活動14場,覆蓋300余人次,志愿者達25人,累計服務550小時。評選出“好村民”“好家庭”等先進典型20余例,使茶室成為凝聚人心、滋養鄉風的溫馨“磁場”。
茶坊興業 小平臺賦能文化傳承
村黨支部打造“非遺茶坊”,設立非遺傳承基地,邀請傳承人駐點授藝,開設土家織錦、酉州苗繡等體驗課程。創新產業模式,聯動鄉鎮電商服務中心,提供包裝設計、直播帶貨等全鏈條服務,建立“傳承人指導+村民參與+市場運營”的發展機制。
“原來只覺得是老手藝,沒想到能變成‘金飯碗’!”李秀英在茶室飛針走線繡著苗繡,月均增收1200余元。她的苗繡作品通過茶室展銷和線上平臺遠銷省外,“守著家、帶著娃、繡著花、養著家”的愿景成為現實。
截至目前,茶室已舉辦非遺傳習活動15場,培育骨干學員8名、興趣學員35名,帶動18戶家庭實現居家靈活就業,產品月均銷售額突破5萬元。古老技藝煥發新生機,成為村民增收新路徑,文化自信為鄉村治理注入持久動能。
花田鄉相關負責人介紹,“下一步,花田鄉將持續強化黨建引領,以更溫馨的議事空間、更豐富的文化紐帶、更廣泛的參與機制,精心泡好具有何家巖特色的基層治理‘暖心茶’。”從品茗之地到議事之廳,這片茶香縈繞的古寨,正以縷縷清芬凝聚民心溫度,繪就鄉村振興的溫暖底色。
責任編輯:石月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