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眼TV-華龍網 唐雨 李一鳴
聽新聞
第1眼TV-華龍網訊(記者 唐雨) “十四五”期間,為促進社會公平正義,重慶在規范執法方面有哪些舉措?9月15日,在“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 譜寫中國式現代化重慶篇章”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第四場)——介紹以高水平安全護航高質量發展工作成效新聞發布會上,市公安局副局長王雪峰作相關解答。

王雪峰表示,公安機關執法行為關系到重慶這座超大城市的安全秩序,更關系到3千多萬老百姓的安全感、幸福感。五年來,重慶公安機關從三個方面系統推進,讓辦案更規范,讓執法更透明。
立規矩,讓每項執法權都有“刻度尺”。先后推動出臺了涉及養犬管理、水域治安、無人機管理等多部地方性法規,為執法活動提供了更貼近重慶實際的法律支撐。針對群眾關注的執法隨意性問題,市公安局建立執法標準體系,編制349件執法制度,細化上千種執法情形和執法標準,其中20件被公安部評為全國優秀執法制度。這些執法制度和指引,不再是干巴巴的法條,而是包含了執法流程、證據標準以及執法安全要點的“操作手冊”。如比較常見的交通執法,市公安局逐一細化942種交通違法情形,逐一規范每一種執法情形的處罰裁量標準,實現了全城“同違同罰”,交管“執法通”也獲得了全國公安技術革新一等獎。
建平臺,讓每起案件辦理都在“陽光房”。市公安局在“警快辦”平臺開通“執法公開”功能,累計為老百姓提供案件查詢服務16萬余次。群眾只要輸入案件編號就能夠迅速的查詢到案件的進展情況。市公安局先后在全市建成41個執法辦案管理中心,嫌疑人一進中心,所有辦案活動都在專門場地和全程錄音錄像下進行,詢問筆錄實時上傳,案件審批線上流轉,有效杜絕了人為干預和不規范操作。截至目前,全市所有的刑事案件和重大復雜的刑事案件一律都進中心辦理,中心累計辦案26萬多起,實現了執法安全的零事故。
強監督,讓每個執法環節都裝上“警報器”。市公安局在內部建立執法監督中心,2024年一年自動預警和智能處置執法問題3.8萬余條,案件問題發現糾治率比上一年提升了50%以上;在對外執法中,全面推行執法全過程記錄制度,為每一名執法民警都配發了執法記錄儀,民警接處警、調查取證都必須佩戴使用執法記錄儀,讓每個執法行為都在鏡頭下經得起檢驗。
相關鏈接:
分享成功
相關推薦
參與評論積分 龍珠商城兌好禮
打開第1眼TV-華龍網查看全部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