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眼TV-華龍網 唐雨 李一鳴
聽新聞
第1眼TV-華龍網訊(記者 唐雨)近年來,電信網絡詐騙案件因為涉案金額大、破案追贓難,成為了人民群眾反映最強烈的犯罪類型之一,嚴重影響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十四五”期間,重慶公安機關在打擊此類犯罪、守護群眾“錢袋子”方面取得了哪些突破?

9月15日,在“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 譜寫中國式現代化重慶篇章”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第四場)——介紹以高水平安全護航高質量發展工作成效新聞發布會上,市公安局副局長龍慶就該問題作相關解答。

龍慶表示,近年來,重慶公安始終堅持“四專兩合力”總體思路,不斷完善市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工作協調機制,聯合多部門協同作戰,實現電詐案件發案數和損失金額連續四年下降,全民反詐防線更穩固、更高效。主要表現為三個方面:
——重拳出擊,嚴打境內外電詐犯罪
組織深化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違法犯罪三年行動。針對非法買賣電話卡、銀行卡,偷渡境外實施電詐等違法犯罪行為,持續開展“斷卡”“斷流”“拔釘”等專項工作。五年來,共打擊處理犯罪嫌疑人4.8萬余名,端掉多個為境外詐騙集團提供服務的犯罪團伙,抓獲一批“金主”和骨干。通過國際警務協作,成功從境外押解回1200余名犯罪嫌疑人。
——強化挽損,守住群眾“錢袋子”
不斷優化涉詐資金快速止付、追贓和返還機制。五年來累計為群眾挽回損失17.8億元。在“警快辦”上線“資金返還一件事”應用,實現攔截秒級響應、返還全程網辦,涉詐資金平均返還周期從66天縮短至35天。例如,前不久,北碚一群眾被詐騙350萬元,報警后資金被成功攔截,通過線上申請,僅5天就返還到賬,真正做到了“阻截快、返還快”。
——宣防并舉,筑牢全民防詐墻
針對潛在受害人被電詐分子深度洗腦的難題,重慶公安機關建立分級預警機制,構建市、區縣、鎮街、社區、網格五級聯動體系,通過96110反詐專線、上門勸阻等方式,日均預警2.8萬人次。搭建數字化“行業治理平臺”,對涉詐銀行卡、電話卡、網站和短信實現快速封堵,封堵數量日均從1.5萬提升至30.6萬,封堵時效從24小時壓縮到30分鐘。同時,加強反詐宣傳,及時揭露新騙術,提升群眾防詐“免疫力”。
當前,電詐手法仍在不斷翻新。龍慶提醒廣大市民:反詐是一門“必修課”,遇到陌生人拉群、屏幕共享、推薦投資理財等情況,務必多方核實、謹慎操作,可隨時撥打96110反詐專線咨詢求助,守好自己的“錢袋子”!
相關鏈接:
分享成功
相關推薦
參與評論積分 龍珠商城兌好禮
打開第1眼TV-華龍網查看全部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