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縣觀察丨釣魚城煥新 七百年古戰場的歷史回響與現代重生
2025-09-14 07:00:00 來源: 第1眼TV-華龍網
嘉陵江、渠江、涪江三江匯流處,合川釣魚城的煥新隨著考古掘進的深入,揭開了另一層新面紗。
加擔土遺址的發掘,補齊南宋環城防御體系的最新拼圖;古地道內斑駁的夯土層,在技術加持下首次以影像方式向游客展露真容;始關門基址的發現,更以實物修正了城門歷史所在位置……
七百多年前,南宋合州軍民在此修筑釣魚城,歷經大小戰斗200多場,創造了守城36年的奇跡。如今,烽煙散盡,釣魚城的故事也隨著5A級旅游景區的創建和保護利用,被賦予新的講述方式。

保護發掘
考古現場“解鎖”旅游新看點
釣魚城原為釣魚山。相傳在很久前,巨人神降在此垂釣,拯救了當地上千萬百姓,后來,釣魚城也是因為修筑在釣魚山而得名。歷史上,蒙古大汗蒙哥親率鐵騎攻打釣魚城,次年敗亡于此,釣魚城一戰成名。
歷史硝煙早已散去,如今重走釣魚城,昔日的古戰場遺跡依然遍布山間。沿著石板路向上,斑駁的城門洞向游客敞開歷史的入口,蜿蜒的城墻如巨龍盤踞山脊,半山腰的宋代碼頭石階上,似乎還回蕩著戰船靠岸的號子聲。
古戰場歷經歲月依然屹立,這背后,離不開合川數十年的考古發掘和多重保護。自2023年以來,合川區圍繞釣魚城構建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利用體系和現代文旅產業體系,讓釣魚城“活”起來。

秋風送爽,釣魚城更顯風采。在層林的蔭蔽處,蒙軍隊留下的攻城地道口靜臥在荒草叢中,三十米長的地道里,夯土墻上深深淺淺的鑿痕,通過數字模擬以及影像還原,游客首次見到古地道真容。
“這是城內唯一一處屬于攻方的作戰遺址,考古發現,當時蒙軍從距城墻約一百八十米的地方開始開鑿,并成功抵達城墻下,正要鑿穿城墻入城內時被宋軍發現了……”合川區文旅委有關負責人向第1眼TV-華龍網記者介紹。不遠處,加擔土遺址的考古現場更顛覆了傳統認知,新發現的青華門并非孤立的城門,而是與環繞的城墻、高臺構成“雙重甕城”,印證了南宋“以山為盾、以江為壕”的立體防御智慧。
目前,釣魚城遺址共發掘古地道、石照縣衙、南一字城、九口鍋、武道衙門、“皇宮”等14處宋元山城遺址點,發掘總面積近4萬平方米,出土瓷器、陶器、琉璃器等各類遺物萬余件,成為國內保存最完好的古戰場遺址之一,同時擁有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等殊榮。
這也為游客解鎖“新看點”奠定基礎。
5A蛻變
活化利用升級旅游新體驗
對于合川來講,守護釣魚城,遠不只青石城墻的修復,而是要將這座英雄之城鍛造成通向世界的文明渡口,讓曾經阻擋鐵騎的山川,成為連接古今、對話世界的文化橋梁。
因此,釣魚城的活化利用,正是其中關鍵的一步。
“以前只能步行游釣魚城,現在還可以坐船,從另一個角度‘打卡’!”游客口中的另一個角度,正是合川推出的旅游新線路——“釣魚城號”精品游。這艘合川首艘大型仿宋游船,猶如一座移動的水上宮殿,由三層組成,全船可同時容納300人游覽。乘坐“釣魚城號”,游客聽著水聲,吹著江風,釣魚城南遺址城墻以及東岸峭壁如巨幅屏風徐徐展開,極為震撼。

這樣的新體驗,只是釣魚城煥新的其中一隅。除了“釣魚城號”,合川還推出了一條主線路和三條支線路,煥新游客體驗。為了增強旅客參觀釣魚城的深度體驗,合川正加快推進5A級旅游景區創建,目前,9大類318項創建任務已全部完成。其中,即將上新的數字展館像一座“鋼鐵甲胄”,內部藏著數字沙盤和球幕影院。“預計將于明年開放。”合川區文旅委有關負責人介紹。
更接地氣的改變藏在細節里。釣魚城大道、川東路道路改造等交通設施配套建設完成后,在渝武高速公路復線設釣魚城下道口,由此實現高鐵、高速下道至景區15分鐘直達。
在宋風集市,則是另一番場景,商業的煙火氣成了文化傳承的新載體,從古軍營校場的漢服體驗館到三號天池廣場的非遺工坊,再到釣魚臺懸崖邊的風味食攤,每一個攤位都是打開宋韻的密碼鎖。
定制項目
沉浸互動打造旅游新氛圍
“請大家投票,投出嫌疑人……”
舞臺上,合川首個以釣魚城為題材的沉浸式互動體驗話劇《合州道》正在加緊排練,這部劇通過讓游客觀看話劇、中途搜證、案件推理等形式深度鏈接歷史,加上現場數字化、虛擬現實和情景化演藝,打造了一出沉浸式劇本娛樂新業態。
“在這里,每個游客都有自己的身份,大家可以根據線索投票,后續劇情會根據投票結果演繹。”

不僅如此,釣魚城還針對學生群體定制設計了研學活動,包括了百人鼓陣、決戰釣魚城、古城防御、府衙斷案、宋韻點茶、漆染風華、石題拓印、宋韻簪花等共計八個內容在內的核心課程,同時,依托真人CS技術、沉浸式體驗教學等方式,生動地將戰場對抗、宋代律法與現代普法、非遺傳承等知識融合起來,這種將冷兵器知識融入團隊游戲的方式,讓課本上的“軍民抗蒙”的知識變得觸手可及。
以古興城,圍繞努力把釣魚城打造成重慶的一顆旅游明珠,近年來,合川通過挖掘釣魚城的歷史價值,系統梳理釣魚城歷史文化脈絡,不斷豐富釣魚城文旅產品,讓游客在釣魚城留下更多的記憶;依托合川的非遺,當地開發了釣魚城系列文創產品、旅游商品,讓這份記憶更能常伴身邊;持續辦好釣魚城文化節、釣魚城馬拉松等節日活動,則讓釣魚城的故事被更多的人了解;在即將啟動的申遺大會上,合川還將推動以釣魚城遺址為核心的川渝宋元山城防御體系納入國家文物局“考古中國”重大項目,推進九口鍋、薄刀嶺等6項保護展示工程建設……
從古地道到數字展館,從甕城考古到沉浸式話劇,釣魚城的煥新完成了它的現代轉型,由此不再是孤獨的古戰場遺址,而是一個能讓世界讀懂的、有韌性的文化坐標。
第1眼TV-華龍網記者 陳攀 姜力菘
責任編輯:石月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