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國林草系統秋冬季森林草原防火工作現場會在重慶北碚召開
2025-09-12 15:42:50 來源: 第1眼TV-華龍網
第1眼TV-華龍網訊(記者 李夢婷 通訊員 羅丹)9月11日至12日,2025年全國林草系統秋冬季森林草原防火工作現場會在北碚召開。來自國家林草局和全國各省區市林業草原主管部門的負責人深入縉云山麓,實地考察北碚的森林防火創新實踐。
高空云臺1分鐘內識別火情;91套林火視頻監控實現全域覆蓋;林火阻隔系統密度位居全市第一……北碚區用一套“人機協同、數字賦能”的森林防火新體系,交出了一份令人矚目的答卷。

亮點一
制度創新:構建全民防火責任體系
近年來,北碚區按照“1251”工作思路推進森林防火工作,以林長制為總抓手,堅持數字賦能和群防群控“雙輪驅動”,創新“五化”(防火責任制度化、宣傳教育常態化、問題隱患清單化、基礎設施標準化、防控治理數字化)工作模式,構建“人機”協同的綜合防控體系,推動森林防火工作由傳統向智能轉變。
“我們建立了‘區級領導包鎮街、鎮街領導包村社’的包片蹲點機制,把防火責任壓實到最基層。”北碚區林業局局長石鑫表示,全區劃分227個防火網格,配備339名“一長三員”(村級林長和監管員、指導員、護林員),實現山林精細化管控。
在北碚區澄江鎮北泉村,村黨委書記龍天真展示了森林防火“1235”工作法。“我們以林長制為指揮棒,做到知責任、知底數,依靠智慧林長APP、135機制和村規民約,基本實現森林火情一分鐘查看、三分鐘核實、五分鐘出動的‘135’快處目標,同時通過做好宣傳教育、巡查巡護、火源管控、隱患消除、能力提升,把森林防火的各項措施落實到位。”龍天真說,村里還制定了積分獎懲制度,對違規農事用火收取500元保證金,對舉報他人違規用火的獎勵50積分等,現在大家都自覺成為森林的守護者。
截至目前,北碚區已組建1562個森林防火“十戶聯防”小組,覆蓋16828戶、共計45435人,有效激活了群防群治新動能。

亮點二
設施升級:打造立體化防火保障網絡
據了解,北碚區投入大量資源進行防火基礎設施標準化建設,構建了全方位的防火保障體系。“我們累計建成生物阻隔帶174.2公里、工程阻隔帶2046.6公里,林火阻隔系統密度達到43米/公頃,位居全市第一。”石鑫說。
在縉云山,完善的“以水滅火”系統。自然補水與人工補水有機結合,固定水池與移動水池相輔相成,133公里的管網將529座消防水池連成一體。“一旦發生火情,我們能在最短時間內調集消防水源。”石鑫說。
此外,北碚區還建設了“森林防火標準化檢查站+智慧防火卡口”互為補充的火源管控設施,累計建成標準化檢查站46個、簡易檢查站69個、智慧防火卡口50個、臨時卡口248個,實現了火源精準管控。

亮點三
數字賦能:實現智慧防火全程管控
在北碚區北溫泉街道辦事處,“141”基層智治系統的大屏幕上實時滾動著各類防火數據。“我們歸集了39類現狀數據、22類規劃數據,接入無人機巢24座、視頻監控91套、紅外探測器100個,構建了全域覆蓋的感知網絡。”石鑫說,以“智慧林長·森林防滅火”應用試點建設為契機,北碚區依托數字重慶三級治理中心,推動早期火情處理各個環節防控治理數字化。
8月27日下午5點51分,高空云臺識別到北溫泉街道人民村一起疑似火情,第一時間通過手機短信、智慧林長APP消息等方式向相應森林防火網格的“一長三員”發送報警提醒。北碚區級治理中心同步將事件流轉到區林業、應急、消防等部門協同處置。
“一長三員”收到消息后,指導員在1分鐘查看了信息;護林員在3分鐘內核實該事件為非涉林火情,火情預警消除。如果核實事件為涉林火情,將在5分鐘內通過“141”平臺啟動街道的森林防滅火處置預案。
據了解,“智慧林長·森林防滅火”應用歸集了森林資源、防火基礎設施、防火隊伍等現狀資源和林區專項規劃數據,貫通鎮街后,為北碚區的森林防滅火工作提供了強大的數字底座。“今年以來我們已處理663起預警事件,火情發現、核實、辦結時間縮短至5分鐘內,處置效率大幅提升。”北溫泉街道辦事處主任曾繼宏說。
通過制度、設施、數字三重創新,北碚區構建了“人機”協同的綜合防控體系,森林防火工作取得顯著成效。2023年以來,北碚未發生一般以上森林火災,火情早知快處能力、綜合防控水平顯著提升。
北碚的實踐仍在繼續。在這片郁郁蔥蔥的縉云山麓,人與技術正共同守護著綠水青山,為全國森林草原防火工作提供可借鑒的現代化方案。
責任編輯:王婷婷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