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服務老年人240萬人次 重慶因地制宜建設老年食堂1733個
2025-09-12 10:57:18 來源: 第1眼TV-華龍網
第1眼TV-華龍網訊(李舒)重慶在推進老年食堂建設、保障老年人用餐體驗以及推動老年食堂經營主體健康發展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9月12日,在“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 譜寫中國式現代化重慶篇章”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第三場)——介紹“十四五”時期重慶民政事業高質量發展成效新聞發布會上,市民政局副局長徐松強作相關解答。

徐松強介紹,“十四五”期間,重慶通過建立健全供需適配、成本分擔、多元參與、監管規范的四項機制,穩步有序推進老年食堂建設、保障老年人用餐體驗、推動老年食堂經營主體健康有序發展,初步走出一條老年人可負擔、經營主體可承受、發展可持續的老年助餐發展路子。
——堅持因地制宜,老年食堂建設更精準。
在建設方面,重慶著眼超大城市綜合治理,把老年食堂建設與城市更新、鄉村振興等工作相銜接,以老年人分布密度、助餐服務需求為依據,在城市按照15分鐘就餐服務圈布局,在農村地區優先考慮留守老人多、居住較集中的村穩妥推進建設,在有條件的街道、社區先行嘗試,不搞運動式的大規模新建。
截至目前,重慶已因地制宜建設老年食堂1733個,覆蓋88.6%的街道、35.1%的鄉鎮,年服務老年人240萬人次。比如,在九龍坡區團結路社區老年食堂今年以來已惠及2萬余老年人。

——堅持多元參與,助推老年助餐發展更有序。
鼓勵支持各類主體參與老年助餐服務,重慶通過優化獎補、租金減免等方式,有效降低餐飲企業運營成本,推動企業向老年人讓利。
截至目前,全市已構建機構食堂、社區食堂、小區食堂、助餐食堂、趕集食堂等多元化老年食堂運營模式,吸引700余家誠信經營、管理規范、連鎖運營的社會餐飲企業、物業服務企業建設運營老年食堂;推動700余家養老機構、社區養老服務設施開放食堂或開展送餐服務;打造300余家農村趕集、結對搭伙、鄰里相助等老年食堂。
——堅持建管并重,助推老年食堂管理更規范。
加強標準化建設,重慶推動制定老年食堂建設標準、服務規范、膳食規范,通過配置適老化桌椅、智慧助餐設備等推動老年食堂空間和配置適老化改造,老年人用餐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同時,加強數字化建設,重慶開發運行“渝悅養老·幸福食光”智能助餐服務系統,推行助餐“卡、碼、臉”通用陽光消費,全市1400余家老年食堂和助餐點接入系統,老年人通過刷臉就可享受便捷助餐服務。
此外,加強制度化建設,重慶統一全市老年食堂標識標牌,建立民政、市場監管、商務等部門聯合檢查制度,對服務價格和質量,進行定期評估,打造老年人滿意的老年食堂,讓老年人既吃得舒心,又吃得放心。
相關鏈接:
責任編輯:邵煜晟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