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獲批全國要素市場化配置綜合改革試點 有何意義?來聽專家解讀
2025-09-11 19:50:10 來源: 第1眼TV-華龍網
第1眼TV-華龍網訊(曹妤)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完善要素市場制度和規則,推動生產要素暢通流動、各類資源高效配置、市場潛力充分釋放。
2025年8月29日,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在全國部分地區實施要素市場化配置綜合改革試點工作。9月8日,國務院正式批復在重慶等10個地區實施要素市場化配置綜合改革試點,圍繞土地、勞動力、資本、技術、數據、資源環境等各類生產要素,部署實施一批試點任務,為全國探索可復制推廣的改革經驗。
入選全國唯一的省域全覆蓋試點地區后,重慶將如何立足改革實踐基礎和要素資源稟賦,深入開展首創性、前瞻性、差異化改革,為現代化新重慶建設增添新動力?來看專家們的解讀。
加快打造統一的要素資源市場,在服務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展現重慶擔當
市綜合經濟研究院經濟咨詢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茍文峰表示,中央財經委第六次會議提出縱深推進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五統一、一開放”要求,“打造統一的要素資源市場”是其中一項重要任務。這次國務院批復在重慶實施要素市場化配置綜合改革試點,既體現了國家層面對近年來重慶改革實踐的充分肯定,更賦予了重慶為全國改革探路的光榮使命。
下一步,重慶應當用好用足改革試點機遇,聚焦打造統一的要素資源市場,健全要素產權、交易、價格、監管等市場制度規則,進一步破除制約要素高效配置的深層次體制機制障礙,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推動各類要素協同高效配置,激發市場主體活力,促進經濟循環暢通,更好服務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
進一步提升新型要素配置效率,為促進新質生產力發展探索重慶路徑
重慶社科院(市政府發展研究中心)財政與金融研究所所長康莊表示,隨著數字經濟蓬勃發展,數據成為新型生產要素,重慶在數據要素領域具備很好的改革試點基礎。近年來,以數字重慶建設為牽引,重慶因地制宜推進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健全市場化交易機制,取得了一批標志性成果。例如,西部數據交易中心探索建立全鏈條數據交易體系,落地全國首筆數據資產抵押貸款;數智賦能打造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推動土地要素“云上選”,土地市場化交易額累計突破千億。重慶獲批實施要素市場化配置綜合改革試點,有利于探索完善新型要素市場制度規則,帶動人才、技術、資本等各類生產要素向新質生產力方向集聚,進一步提高經濟社會發展的質量和效益。
暢通城鄉要素雙向流動渠道,深化區域協調發展重慶實踐
重慶大學地方政府治理協同創新中心執行主任、教授陳升認為,重慶作為全國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探索建立了地票制度、農村轉移人口市民化機制等一批改革成果。國務院部署在重慶實施要素市場化配置綜合試點,是重慶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的迭代升級版,有利于鞏固拓展前期改革成果,在更大范圍推動城鄉土地、勞動力、資本等要素雙向流動,著力破解城鄉二元結構,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同時,立足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重慶與成都均獲批實施要素市場化配置綜合改革試點,有利于吸引更多人才、技術等要素資源向成渝地區集聚,為打造帶動全國經濟增長“第四級”提供新的動力源。
加快釋放資源環境市場潛力,為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貢獻重慶方案
市委黨校社會和生態文明教研部(重慶經濟社會發展研究所)副教授伏虎認為,健全資源環境要素市場化配置體系,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理論和實踐創新。
這次國家賦予重慶要素市場化綜合改革試點,除了傳統的生產要素外,還賦予了資源環境要素相關試點任務,有利于加強資源環境要素市場化配置體系頂層設計,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穩定全社會綠色低碳轉型預期,引導資源環境要素向新質生產力集聚,促進新能源汽車、節能環保等產業健康發展。同時,重慶擁有西部唯一地方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應當深化碳排放權、用水權、排污權等環境要素市場化交易,健全資源環境要素配額分配、市場交易、監督管理等制度,充分釋放市場潛力,加速重慶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
充分發揮重慶全要素交易平臺優勢,為全國要素市場體系建設提供重慶經驗
重慶工商大學副教授田慶剛表示,這次國務院部署的10個試點地區,從布局范圍看,重慶是全國唯一的省域全覆蓋試點地區,其他試點地區均為省域部分城市、都市圈、城市群。
從試點任務看,重慶是全覆蓋所有要素領域,既包括數據、環境等新型要素,又涵蓋土地、勞動力、資本、技術、能源等傳統要素。通過改革試點有利于發揮重慶擁有全要素交易平臺的基礎優勢,創新完善要素產權、市場化定價、交易結算等制度體系,實現要素配置效率最優化、效益最大化。應發揮全國唯一省域全覆蓋試點優勢,著力推動各類要素有機融合、協同配置,打造全國性要素市場化交易綜合服務平臺,探索形成更多“西部領先、全國進位和重慶辨識度”的標志性改革成果。
相關報道:
責任編輯:李茜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