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 + 治理” 雙輪驅動!大渡口區探索新就業群體服務治理“雙向奔赴”新路徑
2025-09-11 15:23:06 來源: 第1眼TV-華龍網
第1眼TV-華龍網訊(董悠 通訊員 鐘靜)近日,據第1眼TV-華龍網記者了解到,針對新就業群體“工作時間碎、活動范圍廣、服務需求雜”的特點,大渡口區創新構建“服務+治理”雙輪驅動模式,通過物理場景與數字應用深度融合,實現了從被動保障到主動賦能、從單向服務到雙向奔赴的跨越式發展。
在大渡口區春暉路街道,外賣騎手李峰通過“企業尋呼”微信小程序提交黨組織關系轉接申請,僅用3天就完成了全部流程。這種高效便捷的服務,正是大渡口區新就業群體服務體系建設成果的生動體現。
物理矩陣:構建10分鐘服務圈
大渡口區精準布局多元線下服務網絡,讓新就業群體隨時能找到休憩的港灣。今年3月,全區42家商戶掛牌重慶市首批暖“新”商戶,承諾提供基礎、便利、應急三大類9項服務。這些商戶為“外賣騎手”等提供免費熱水、手機充電和“騎手專屬折扣餐”,成為他們送餐路線上的溫暖“打卡點”。目前,大渡口已建成70個工會驛站、10個“義渡工友小家”、84家“友好商戶”,并依托黨群服務中心升級76個“初心驛站”。這些設施共同形成了“10分鐘可達”的物理服務矩陣,解決了新就業群體吃飯難、喝水難、休息難等實際問題。
數字賦能:一碼通辦全程服務
大渡口區借助數字化手段,開發了“惠新碼”小程序,破解了外賣騎手、快遞員進入小區、園區手續繁瑣的難題。通過工會審核后,新就業群體生成實名認證的電子通行碼,進出小區更加順暢。截至目前,全區已有超6000人申領“惠新碼”,送件效率提升30%以上。今年2月,區總工會在“惠新碼”基礎上迭代升級,創新開發“新就業群體之家”應用,于7月正式上線。該應用構建了4個多跨場景,涵蓋新就業人員服務信息全量歸集、需求感知匹配、一站式服務以及服務質效復盤評價與結果運用。其中最亮眼的是“一碼全程服務”,新就業群體每人都有專屬二維碼,掃碼即可享受政策咨詢、學歷提升、工會驛站等十余項貼心服務。
機制創新:以服務換服務雙向奔赴
大渡口區創新“以服務換服務”模式,鼓勵快遞員擔任“兼職網格員”,通過“隨手拍”上報問題。全區成立了4個新就業群體行業黨委,改良工會入會模式,成立了2個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工會聯合會。目前已有6000余名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加入工會組織。為激發持續參與熱情,區委社會工作部建立了激勵機制,將參與治理情況與積分獎勵、優先服務掛鉤。積分可兌換免費體檢、法律咨詢等福利,定期舉辦“優秀網格員”評選。截至目前,已吸納130余名快遞員、外賣小哥成為“兼職”網格員。
權益保障:織密勞動保護網
在權益保障方面,大渡口區人力社保局積極探索,通過試點職業傷害保障機制,為外賣騎手等靈活就業者撐起保護傘。數據顯示,該機制試點后,已作出勞動能力鑒定51件,支付職業傷害待遇184人,累計支付527.93萬元。“新就業群體之家”應用還開發了線上維權功能,當新就業群體遇到糾紛,可直接在線提交申請。區總工會聯合區法院、區人社局等8個部門組成聯動機制,共同處理爭議。同時,建立了“工會+平臺企業+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的集體協商制度。
成效顯著:溫暖義渡之城提升幸福感
大渡口區的新就業群體服務體系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服務覆蓋面不斷擴大,從一杯水、一張碼到一份保障、一種認同?;鶎又卫硇茉鰪?,新就業群體通過“隨手拍”等方式上報問題,成為基層治理的“千里眼”和“順風耳”。群體歸屬感提升,定期舉辦的技能競賽、聯誼、慰問等活動,增強了新就業群體的歸屬感和認同感。
如今在大渡口,新就業群體已成為基層治理的“流動前哨”。他們在走街串巷中擔當著流動網格員、社情民意信息員、政策法規宣傳員?!吧鐓^服務小哥、小哥反哺社區”的良性循環正在這座“義渡之城”不斷上演,成為城市和諧發展的美麗風景線。
責任編輯:王婷婷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