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畝產798.4公斤!梁平平壩豐產優質水稻測產再刷新紀錄
2025-09-12 06:30:39 來源: 梁平報
近日,梁平明月山優質糧油產業技術創新中心2025年梁平稻測產觀摩活動在安勝鎮金平村舉行。重慶市農業農村委組織測產專家組,對梁平平壩豐產優質水稻良法種植科研示范基地(以下簡稱“示范基地”)的“梁平稻”進行現場測產與考評。
現場,示范基地近200畝水稻稻穗飽滿、壓彎秸稈,一片豐收景象。收割機在田間來回行駛作業,金黃稻粒從出糧口不斷傾瀉而出,迅速裝滿糧袋。

測產過程中,專家組仔細查看川康優2115、瑋兩優8612等水稻品種的生長情況,嚴格依照測產程序,隨機抽取采用水稻肥水協同高效技術模式及土壤培育與作物增產協同互饋技術模式種植的田塊進行檢測,并依據糧油作物高產競賽測產方案,依次完成面積丈量、鮮谷稱重、曬干揚雜、水分檢測等環節。
“水稻田間長勢均衡,結實率高,籽粒飽滿,綜合性狀良好。”重慶市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研究員、測產專家組組長李經勇表示,經測算,三塊被選中的測產田畝產分別為764.6公斤、805公斤和825.6公斤,平均畝產達798.4公斤,豐產優勢顯著。
與此同時,明達鎮千畝綠色增產提質水稻示范區也同步完成測產,交出亮眼成績單:該區域水稻平均畝產達571.9公斤,較去年農戶常規種植增產171.9公斤,增長率達42.98%,增產效果突出。
“這一成績得益于水稻機械化側深一次性精準施肥技術的推廣應用。我們通過科學調控肥力,有效提升水稻的產量和品質。此次測產數據更直觀體現了技術成效。”西南大學副教授劉彬在談及技術應用時表示。

專家組一致認為,示范基地通過優質品種與先進種植技術相結合,取得了顯著成效。“科研院所+區縣推廣部門+新型經營主體”的推廣模式,有效推動技術進村入戶,實現廣泛輻射,助力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梁平作為重慶市重要商品糧保供基地,水稻種植面積達43.8萬畝,規模種植超10萬畝,生產條件優越。2024年3月,梁平區聯合西南大學、四川農業大學成立明月山優質糧油產業技術創新中心,匯聚川渝地區及國際科技資源,聚焦“良種選育、良法種植、良品加工”全產業鏈,打造“梁平稻”品牌。
“‘梁平稻’的突破源于‘良種良法’深度融合。我們通過精準養分管理、綠色栽培和智慧農業應用,實現產量與品質同步提升。”西南大學資源環境學院院長陳新平表示,下一步,他們將聯合更多合作社與大戶組建梁平水稻種植聯盟,建設更多規模化生產基地,推動產業向優質化、品牌化發展。
文/圖 記者 周旋
責任編輯:董霞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