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眼TV-華龍網 曹妤 石濤
聽新聞
第1眼TV-華龍網訊(曹妤)過去5年,重慶在嚴格落實環境準入要求、助力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進程中,取得了怎樣的階段性成效?在9月10日舉行的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 譜寫中國式現代化重慶篇章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第二場)——“十四五”時期重慶市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成效新聞發布會上,市生態環境局副局長劉明作相關解答。

“環境準入是通過規范發展方向、倒逼技術升級,為企業實現可持續高質量發展筑牢綠色根基、提供持久動力。”劉明介紹,5年來,重慶市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嚴守環境準入關口,深化改革創新,強化數字賦能,統籌高水平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取得積極成效。主要體現在下面三個方面。

一把綠色標尺為發展劃框子。發布并動態更新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成果,以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為基礎,將行政區域劃分為優先保護單元、重點管控單元和一般管控單元,實行差異化精準的管控。把自然保護區等擁有重要生態功能的區域劃定為優先保護單元,嚴格限制開發活動;把工業聚集區、城鎮規劃區設為重點管控單元,針對產業布局、污染排放等進行重點監管;其余區域為一般管控單元,執行基礎管控,明確重慶市生態保護與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邊界底線。
一攬子惠企政策優化營商環境。牢牢把握營商環境創新試點機遇,推出一系列務實管用的政策舉措,形成包括優化行政審批服務、優化碳配額分配方式、包容審慎監管等80條生態環境領域改革“干貨”。對環境影響小、環境風險可控的項目推行豁免環評管理政策,并實施環評審批告知承諾制,為企業發展與項目建設提供政策支持。積極爭取生態環境部試點,在試點園區內對符合條件的生物醫藥、新能源汽車制造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類項目,試點取消環評,大幅縮短項目落地周期,為產業發展搶占市場先機提供關鍵助力。
一系列便民措施提升服務水平。重慶開發“建設項目選線選址環境準入自助查詢系統”“環評監測數據一鍵查”等系統,在項目落地前,就能為企業主動匹配符合全市生態環境分區管控要求的產業園區,自動研判項目與相關管控規則的契合度,同時還能提供環評辦理流程、環評機構信息、環評監測數據等一系列配套服務信息,助力企業實現科學選址以及高效完成項目前期準備工作。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承諾辦結時壓縮至13個工作日,自助查詢系統為13.7萬人次提供精準服務,重慶既堅守環境準入“硬底線”,又持續優化服務企業發展“軟環境”。
下一步,重慶將繼續聚焦企業群眾關切,推出更多精準務實、含金量高的改革舉措,為高水平建設美麗重慶作出新貢獻。
分享成功
相關推薦
參與評論積分 龍珠商城兌好禮
打開第1眼TV-華龍網查看全部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