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論】兩江評 | 偉大勝利激勵英雄城市奮進前行
2025-09-04 09:45:54 來源: 第1眼TV-華龍網
9月3日,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大會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山河同振,萬眾矚目;旌旗獵獵,步伐鏗鏘。在這莊嚴的歷史時刻,重慶這座被鮮血與戰火淬煉過的英雄之城,記憶與心跳再次與整個國家、整個民族同頻共振。從全民族抗戰烽火初燃開始,重慶將命運與國家存亡、民族復興緊密交織,以堅韌不屈的意志奮進前行,書寫不愧歷史、不負時代的精彩篇章。
作為抗戰期間的戰時首都,重慶肩負著大后方政治、經濟、軍事與文化中心的重擔,成為支撐全民族持久抗戰的堅強堡壘與世界反法西斯戰爭遠東指揮中樞,重慶為抗戰勝利所做出的犧牲與貢獻,在歷史上刻下不可磨滅的印記。企圖摧毀中國軍民抵抗意志的日軍,對重慶及其周邊城市進行了長達六年零十個月的轟炸,投下炸彈數以萬計,造成數萬人傷亡,毀損房屋超過萬幢。盡管重慶是當時遭受轟炸規模最大、持續時間最長、損失最為慘重的城市,但是侵略者的炮火并未讓這座城市屈服,反而激發起“愈炸愈強”抵抗怒吼。全城市民同仇敵愾,防空洞內的兵工廠晝夜不息堅持生產,重慶籍子弟隨百萬川軍慷慨奔赴前線,民生公司船隊職工不惜犧牲生命搶運物資……整座城市的犧牲與堅持,守護住了民族氣節與國家血脈,從而躋身于世界反法西斯戰爭英雄城市行列,載入史冊,彪炳千秋。
八十載歲月荏苒,山城重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變遷。偉大的抗戰精神,已深深融入重慶的精神血脈,成為這座英雄之城的精神底色與前行動力。從昔日硝煙彌漫的抗戰之都,到今日繁榮現代的山水之城,重慶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矚目成就。抗戰期間庇護生命的防空洞,如今被飄香的火鍋店、靜謐溫馨的書屋、充滿創意的“洞艦”體驗等賦予新的生機,從抵御外敵入侵的戰爭記憶轉變為現代城市生活場景,為重慶人民在苦難過往中開辟美好生活、實現歷史價值轉化,作出了生動的詮釋;昔日的血火航道長江已化為重慶通江達海的“黃金水道”,“滬渝直達快線”、果園港鐵水聯運、西部陸海新通道,一條條開放動脈,延續著重慶奔赴開放前沿的夢想;曾經是“生命航線”的珊瑚壩機場,現今成為長江江面上飛鳥翩躚的“城市綠心”,以獨特生態之美映照新韻重慶生態發展理念之變……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與人民高品質生活相互映照,重慶以滄桑巨變回應抗戰烽火歲月,生動凸顯“堅韌、忠勇、開放、爭先”城市精神。
紀念勝利,是為了更好地銘記歷史。重慶作為見證抗戰勝利的英雄城市,在銘記歷史的回望中不斷汲取奮進圖強力量。抗戰時期,中共中央南方局在重慶艱苦卓絕奮斗八年之久,高舉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旗幟,培育了光耀千秋的紅巖精神——堅如磐石的理想信念、和衷共濟的愛國情懷、不折不撓的凜然斗志、堅貞不屈的浩然正氣。這份精神財富,成為重慶八十年來砥礪前行的重要源泉。重慶始終堅持黨的領導,將紅色基因轉化為奮進的動力,在發展的道路上不斷譜寫新篇章。從老工業基地轉型升級,到大數據智能化創新驅動;從大規模舊城改造提升市民居住品質,到“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的深入實踐……重慶以接連不斷的奮斗與進步,對歷史作出最好的告慰,對偉大的抗戰精神作出最好的傳承與弘揚。
紀念勝利,是為了走向新的勝利。近年來,重慶開拓創新,積極探索超大城市現代化治理新路徑,在中國式現代化重慶篇章中努力書寫“民生為大”生動注腳。超大城市治理千頭萬緒,重慶注重將發展成果惠及于民。例如,重慶城市建設關注“一老一小”,精心雕琢社區食堂、垃圾分類、公園綠地等民生細節;再例如,重慶嘗試建造“新時代城市建設者管理者之家”,讓城市建設者、管理者不僅“進得來”,還能“留得下”,且“住得安、能成業”;還例如,重慶持續暢通基層立法聯系點、市民服務熱線等渠道,以務實舉措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將人民群眾所需所盼有效轉化為治理效能……山城重慶的現代化進程,不只體現在經濟指標的攀升,更彰顯人的全面發展與社會公平正義,最終落腳于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為“民生為大”寫下生動注腳。
從抗戰烽火中走來的重慶正綻放新韻,以昂揚之姿朝著創新之城、宜居之城、美麗之城、韌性之城、文明之城、智慧之城的方向奮勇前進。奮進前行的重慶用事實證明,唯有銘記歷史,方能珍愛和平;唯有砥礪奮進,才能開創未來!
作者:渝西鋒光
編輯:曹葉
審核:楊洋
監制:白永茂
華龍網兩江評投稿郵箱: liangjiangping@cqnews.net
責任編輯:曹葉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