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陽水庫工程以紅色動能激活建設“加速度”
2025-08-30 14:09:13 來源: 第1眼TV-華龍網
第1眼TV-華龍網訊(周熠 實習生 譚嘉怡)在重慶市云陽縣江口鎮新華村向陽水庫大壩填筑區,“黨員責任區”標識牌醒目立在作業面旁,幾名黨員正俯身檢查瀝青心墻骨料質量——這是中共向陽水庫工程臨時黨支部“把堡壘建在項目上”的縮影。
作為亞洲在建第一高瀝青心墻堆石壩工程,向陽水庫自建設以來,將黨建優勢轉化為工程攻堅的“推進器”、民生保障的“連心橋”,累計完成投資25.4億元,不僅跑出了建設“加速度”,更讓“水利藍”浸潤著民生“幸福感”。

堡壘建在項目上:六方聯建織密“紅色紐帶”
“工程推進到哪里,黨組織就覆蓋到哪里,問題就解決到哪里。”向陽水庫臨時黨支部書記葉正茂的這句話,點明了項目黨建的核心準則。向陽水庫工程啟動之初,黨支部便打破業主、施工、監理等“六方主體”壁壘,將32名黨員骨干編入同一支部,每周召開“六方聯席會”,把設計銜接、監理監督、施工推進的難題擺到現場解決,徹底打通以往“各管一段”的堵點。
組建征地拆遷工作黨員先鋒隊,深入群眾宣傳政策,召開3個領導小組和被征遷戶代表參與協商會議,向陽水庫臨時黨支部及時解決征遷過程中的矛盾糾紛,保障征遷工作順利進行,為壩基開挖爭取了寶貴工期。
在大壩填筑、帷幕灌漿等關鍵區域,黨支部劃分5個“黨員責任區”,推行“三定一包”機制——定人員、定職責、定目標,包干進度、質量、安全。現場掛牌公示責任人與職責目標。截至目前,項目3960畝永久征地完成92%;項目因材料問題導致的返工率下降50%,關鍵工序驗收合格率100%,黨建引領下的“協同作戰”,讓工程建設步步堅實。
思想聚在人心間:清廉暖流凝聚“建設合力”
“招投標環節要守住‘紅線’,材料采購得把好‘關口’。”在“向陽紅”清廉課堂上,項目參建人員正觀看《重點領域腐敗案件警示錄》《八小時以外“紅線”不可越》等影片,直觀感受廉潔風險。梳理招投標、財務管理等8個關鍵環節23項風險點,黨支部將清廉建設貫穿工程全流程,制定“十嚴禁”“十不準”制度;推行主要材料“聯合考察+陽光采購”,業主、監理、施工方共同實地考察供應商,重大采購全部通過招投標平臺,鋼材、水泥等主材采購成本環比下降3%,關鍵材料抽檢合格率達到100%,環比提高3個百分點。
“既要守牢廉潔底線,更要暖好建設者的心。”黨支部組織委員朱勝汝說。通過將工資支付情況納入參建方的考核指標,與黨建工作考核掛鉤,切實保障農民工權益;針對工地偏遠、生活不便的問題,“工友夜校”既教技術也講安全;夏季送清涼、冬季送溫暖,累計為工友解決食住問題50余件。“工地不僅管得嚴、風氣正,還把我們的小事放在心上,干起活來有尊嚴、有干勁!”建筑工劉小虎感慨道。

黨員沖在攻堅點:先鋒身影映亮“惠民之路”
黨員先鋒隊的身影,活躍在民生保障的“關鍵處”。針對原址1.46萬平方米地塊的土壤污染問題,黨員先鋒隊牽頭組建“治污專班”,連續監測土壤數據,最終制定“開挖—處置—修復”方案,投入1086萬元清理污染土1.57萬立方米,徹底消除砷、鎳等污染物隱患,讓下游4個鎮的群眾喝上了“放心水”。
在聯農帶農一線,黨支部牽線搭建產銷、用工平臺,擬通過訂單采購帶動50戶農戶年增收不低于2500元,預計為屬地群眾帶來年創收超1000萬元,同時,幫助清理河道、提供復墾種植土,助力百姓增產增收。

向陽水庫依托青年突擊隊結合“微心愿”“微項目”推行“需求清單”,緊盯黨員群眾“盼急需”的民生事,通過開展“向陽紅”品牌系列活動,進一步提升黨組織的政治領導力、黨員凝聚力、群眾組織力和社會向心力。
從“六方聯建”破解協同難題,到“黨員攻堅”解決民生訴求,再到“清廉暖心”筑牢建設根基,向陽水庫工程以黨建為魂,不僅成為守護民生的“安全屏障”,更成為重大水利工程破解建設難題、助力鄉村振興的示范樣本,持續書寫著“水惠民生、黨暖民心”的新篇章。
責任編輯:徐力超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