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坪壩區工程渣土治理智慧化:審批提速與全程“云監管”成效顯著
2025-08-27 19:48:27 來源: 第1眼TV-華龍網
第1眼TV-華龍網訊(記者 王慶煉 通訊員 劉丹瑀) 面對城市快速發展中建筑垃圾治理難題,沙坪壩區以數字技術為抓手,構建工程渣土治理智慧化平臺,通過流程再造、技術賦能與全流程監管,實現審批效率提升、監管精準化與資源化利用目標,為全國建筑垃圾治理提供“沙坪壩經驗”。
前置介入+并聯審批:企業辦事“只進一次門”
今年6月,成渝中線高鐵沙坪壩段施工現場熱火朝天,項目經理王老師通過手機提交渣土處置申請后,當天就同時拿到了排放核準證和運輸許可證。
據了解,針對工程渣土審批環節多、周期長等痛點,沙坪壩區創新推出“前置介入+并聯審批”服務機制。對成渝中線高鐵、軌道交通15號線、27號線等重點項目,審批部門提前對接建設單位,指導編制建筑垃圾處理方案,2025年已開展提前介入指導服務13次。通過“容缺受理承諾制”,核心材料齊全即可啟動審批流程,次要材料允許后續補交,同步開展現場勘驗,審批時間節約5個工作日,材料減少42.86%,環節壓縮50%。
此外,“動態工期適配”機制將許可有效期延長至工程結束,避免企業重復申報。依托“渝快辦”系統,企業可實時查看審批進度,電子證照直達賬戶,真正實現“數據多跑腿、群眾少跑腿”。
智能監控+靶向執法:“科技防線”構建監管網絡
在沙坪壩區數字城市管理指揮中心大屏幕上,43個在建工地的實時數據清晰可見。工地出口安裝的智能監控設備集成AI識別算法,可自動抓拍未密閉運輸、無證運輸、車身不潔等違規行為,從識別到執法人員接收指令,響應時間不超過15分鐘。末端消納場入口設置智能道閘系統,自動讀取車載電子標簽信息,與電子渣票數據匹配后放行,非法傾倒線索研判效率顯著提升。2025年上半年,該系統已發現非法傾倒車輛線索15條。
“我們通過平臺分析高頻違規時段、路段,針對性部署執法力量。”沙坪壩區城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信用分級管理機制將合規企業納入“白名單”,減少檢查頻次;視頻監控非現場檢查突破傳統人海戰術,形成“科技防線”。目前,全區排放量1000立方米以上工地實現智能監控全覆蓋,電子渣票管理使用率超過90%。
數據驅動+資源化利用:助力“雙碳”目標落地
通過打通住建、交通部門數據壁壘,平臺自動核驗施工許可證、車輛信息,實現跨部門資源共享。電子聯單管理體系確保建筑垃圾“來源可溯、去向可查”,為資源化利用奠定基礎。
未來,沙坪壩區計劃進一步推進高頻事項“智能預審+秒批秒辦”,同時探索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新路子,深化智慧治理模式,為落實“2027年資源化利用率超50%”中的國家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目標貢獻力量。
責任編輯:徐力超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