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防不好”到“高效防” 重慶水稻“三統一”統防統治技術實現畝產提升與農藥減量雙贏
2025-08-26 21:33:46 來源: 第1眼TV-華龍網
第1眼TV-華龍網訊(首席記者 馮珊)8月26日,南川區興隆鎮的金黃稻田里一片熱鬧,重慶市種子站組織來自重慶市農業科學院、西南大學以及區縣植保站農業技術專家,在這里對水稻病蟲害“三統一”植保服務統防統治促單產提升示范片進行實地測產。

測產現場,專家團隊對田塊進行面積測量,檢測稻谷水分含量,并進行精確稱重與折算。最終,測產結果令人振奮,南川區統防統治水稻示范片平均畝產599.64公斤,農戶自防區平均畝產552.17公斤,統防統治區較農戶自防區平均畝產增產8.6%。

“從本次測產結果看,統防統治示范片水稻整體病蟲害防控效果良好,專業化統防統治覆蓋率100%。與農戶自防相比,示范區平均畝產單產提升高于5%的預期目標。充分展現了 ‘三統一’ 植保服務統防統治技術在提升糧食單產方面的強大效能。”參與測產的市農科院水稻所研究員李經勇興奮地說。
病蟲害頻發 統防統治示范片建設迫在眉睫
水稻產量和品質對糧食安全及農業經濟發展意義重大,重慶市植保站相關負責人表示,近年來水稻病蟲害頻發、農藥利用率低、治理模式落后及種植戶“不會防、防不好”等問題日益突出,給農業生產防災減災生產帶來壓力。

監測數據顯示,水稻主要病蟲害抗藥性問題愈發嚴峻,二化螟、稻飛虱、稻縱卷葉螟等抗藥性問題日益突出,稻瘟病在感病品種種植區流行風險上升。這些防治難題直接制約水稻產量穩定與品質提升,成為糧食單產提升的瓶頸。因此,開展水稻病蟲害統防統治示范片建設,探索系統性防控策略迫在眉睫。
按照重慶市農業農村委員會的安排部署,我市大力開展統防統治促單產提升行動。2025年在全市水稻種植區建設了三個水稻病蟲害“三統一”植保服務統防統治促單產提升示范片,示范片總面積達2500畝,其中永川區臨江鎮示范片1000畝、南川區興隆鎮示范片700畝、秀山縣清溪場街道示范片800畝。

創新防控模式 示范引領筑牢糧食安全防線
“示范片建設以‘三統一’植保服務為核心抓手,構建科學高效的病蟲害防控體系。”重慶市種子站(市植物保護站)副站長郭倫介紹,‘三統一’包括統一藥劑供應,依據病蟲害發生規律和抗藥性監測結果,選用高效低毒合規農藥,重點推廣生物農藥或環境友好型藥劑,兼顧綠色防控與化學防治;統一作業標準,運用機動噴霧器和植保無人機等高效施藥器械,標準化作業;統一監測預警,依托田間監測點數據,經專家研判適時開展統防統治。
在具體防控措施上,示范片以“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策略,采用生物防治、化學防治、精準施藥技術、組織統防統治等主要防控措施,進行病蟲害綜合防治,構建全周期防控屏障。

參與此次測產的植保專家,西南大學申光茂教授告訴記者,水稻病蟲害“三統一”植保服務統防統治作為一種集約化、標準化的病蟲害防控管理創新模式,通過整合技術資源、規范操作流程、提升防控效率等舉措,較好地解決了農戶在病蟲害防治中的難題。
“該模式從示范片效果看,不僅病蟲害防治效果顯著提升,還實現了農藥減量與產量提升的雙重目標,為重慶水稻單產穩步增長提供了技術范式。”重慶市農業科學院水稻專家李經勇表示,示范片的建設,為全市大面積推廣水稻病蟲害統防統治技術提供了范例,對筑牢全市糧食安全防線具有重要意義。
責任編輯:邵煜晟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