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山峨溶鎮:以廉為綱激活茶產業高質量發展
2025-08-26 16:28:37 來源: 第1眼TV-華龍網
第1眼TV-華龍網訊(記者 黃歡 通訊員 姚敏 黃修華)“以前守著富硒茶山卻過窮日子,現在茶園擴了、收入漲了,心里比喝了明前茶還甜!”近日,秀山峨溶鎮蔣家村茶農李大爺一邊采摘新芽,一邊感慨。
曾經因管理混亂陷入發展困境的蔣家村,借2024年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集中整治契機,以茶為媒、以廉為綱,走出了“產業促廉、陽光興村”的新路子,不僅實現村集體經濟年收入從0到72萬元的跨越,更獲評“市級一村一品示范村”,讓百年茶山煥發生機。
織密權力監督網
從“亂茶山”到“制度茶”
“過去茶園分配靠關系,項目資金‘糊涂賬’,誰還愿意好好種茶?”提及整治前的情況,蔣家村黨支部書記直言痛點。為破解困局,村“兩委”首先從制度入手,織密權力運行“防護網”。創新推出的“三議三曬”決策機制,讓每一個茶產業項目都走在陽光下:2024年投入20萬元的老茶葉基地管護項目,從黨支部提議、村兩委商議到村民代表大會決議全程公開,項目預算、實施進度、資金使用明細貼滿村務公開欄,村民隨時可查;“茶廉雙審”監管體系更讓資金使用多了“雙保險”——村務監督委員會與鎮產業發展服務中心共同審核產業資金,每季度召開的“茶賬清結會”上,村民可現場質詢,累計糾正不規范票據1筆,挽回集體損失10萬元。

培育產業廉生態
從“人情茶”到“規矩茶”
茶產業要穩,廉潔是根基。蔣家村在產業各環節立下“硬規矩”,從源頭防范微腐敗。茶田分配上,“五不準”鐵規斬斷利益輸送鏈:不準優親厚友、不準暗箱操作、不準收取好處、不準虛報面積、不準克扣補貼。通過衛星測繪+人工復核+地塊公示,村里清退違規占地3畝;購銷環節實行“三統一”,更讓“貓膩”無處藏——統一招標采購的肥料、藥劑比市場價低20%;鮮葉收購時,1名村干部加2名群眾代表全程監督過秤,杜絕“人情秤”;所有茶產品由村集體經濟組織統一銷售,“茶產業共管賬戶”進出賬實時公開,村民隨時可查。

激活群眾監督力
從“干部管”到“大家護”
“整治不是村干部的‘獨角戲’,得讓村民都參與進來。”蔣家村紀檢委員介紹,村里組建了10人“茶鄉廉情觀察員”隊伍,推選有威望的村民代表擔任,賦予他們項目“叫停權”。去年,觀察員發現1名村干部親屬違規承包茶園管護工程,立即提出異議,村“兩委”及時整改,重新公開招標。不僅如此,村里還把廉潔文化種進茶園:“茶廉課堂”上,炒茶師傅邊演示技藝邊講黨紀,采茶農婦在茶筐邊交流家風;“清茶宴”活動中,村干部與群眾同采、同炒、同品,現場解決茶園灌溉、道路修繕等難題。
如今的蔣家村,茶山連片、茶韻悠長。茶園面積從400畝擴至1700畝,373戶茶農戶年均增收2000元,37名青壯年返鄉創業;村集體經濟年收入突破72萬元,村級收益部分全部用于修道路、建蓄水池、裝路燈,基礎設施大幅改善。
更可喜的是,廉潔之風優化了治理土壤:近三年村民矛盾糾紛“零上交”,村干部連續三年“零信訪”“零違紀”,村民對村務公開滿意度達98.2%。“以前村里青壯年都往外跑,現在不僅人回來了,心也聚在了一起。”看著熱鬧的茶山,村黨支部書記感慨道。
從“窮山村”到“示范村”,蔣家村的蛻變證明:以廉潔清風護航產業發展,讓群眾全程參與監督,才能讓集體經濟真正成為富民興村的“金鑰匙”。如今,這座百年茶村正以茶為媒、以廉為魂,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越走越穩。
責任編輯:劉思利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