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津:金色稻浪奏響豐收樂章 科技賦能白沙鎮鄉村振興新篇
2025-08-22 15:38:25 來源: 第1眼TV-華龍網
第1眼TV-華龍網訊(通訊員 張秋潔 田桑妮)江津區白沙鎮萬余畝富硒稻田迎來豐收季。數十臺日作業50畝的收割機轟鳴推進,專業農機團隊在金色稻浪間展開“顆粒歸倉”攻堅戰。

科技賦能提質增效
在白沙鎮三口村,新型收割機駛過田野,稻茬整齊如梳齒。“現在連田埂穗子都收得干凈!”69歲的張長華捧著新米笑道。這支全市機收減損冠軍隊伍,將損失率控制在1.5%以下,為千畝稻田守護“最后一粒糧”。
土地村高標準農田里,重慶數朝家庭農場230畝富硒稻喜獲豐收。“過去人工收割需1個月以上,現在2臺收割機3天收完30萬斤!”負責人黃鎮介紹。配套建設的日處理40噸烘干塔,實現新糧24小時內脫水存儲,形成“收割-烘干-加工”全流程閉環。

服務創新破解用工難題
針對農村勞動力流失現狀,白沙鎮推廣“全托管+半托管”服務模式,在河口村,種糧大戶傅世法、朱澤為周邊400戶農戶提供耕種收全程機械化解決方案,服務對象中八成為老年家庭。“不用下地就能收糧!”接受服務的陳紹文老人指著院中金黃的稻谷說道。
在芳陰村,誠智農業專業合作社則通過農機共享、機手互派等方式,將服務范圍擴展至慈云、永興等周邊鎮街,年服務面積突破1.2萬畝次,并建立代銷售體系,幫助農戶對接糧企與餐飲渠道,年均代銷售稻谷600余噸。全鎮帶動就業超300人,1000余農戶戶均增收5000元。
品牌戰略提升土地價值
依托中科院檢測認證的富硒沃土,白沙鎮引入優質稻種,應用測土配方施肥與無人機植保技術,使病蟲害防控效率提升40%,水稻畝產突破650公斤。
在剛完成升級的加工車間,12道品控流程確保產品達標,真空包裝設備將富硒大米打造為“星硒”品牌。新硒農業專業合作社負責人蔣新彬展示銷售數據,“通過延伸產業鏈,產品遠銷廣東、上海等地,每畝土地收益增加20%,2025年合作社營收達100萬元。”
當夕陽為稻浪鍍上金邊,烘干機持續運轉,加工廠飄出新米清香。在這片希望的田野上,農機轟鳴奏響豐收樂章,富硒資源已經轉化為鄉村振興動能。白沙鎮正以科技為筆、品牌為墨,書寫著“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時代答卷。
責任編輯:徐力超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