酉陽縣國儲林“三金”機制:從“砍樹生糾紛”到“分錢促和諧”
2025-08-22 15:22:27 來源: 第1眼TV-華龍網
第1眼TV-華龍網訊(記者 黃歡 通訊員 梁棟博)在重慶市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麻旺鎮龍壩村的山坡上,蔥郁的杉木林隨風搖曳。當地村民感慨道:“以前砍樹要罰款,現在坐著就能領補償金。公司出錢讓我們自己管林子,這賬誰都會算!”這背后,是桑竹生態農林公司國家儲備林項目帶來的深刻變革。項目創新構建“租金+股金+薪金”的“三金”利益聯結機制,既讓林農增收,又推動基層治理探索新路。
2023年,酉陽縣啟動國家儲備林收儲工作。通過“三金”機制,農戶既能拿到林地流轉租金,又能參與分紅,還能獲得務工薪金。目前,酉陽縣已有2.1萬農戶流轉林地,年支付流轉費達1500萬元。
在酉陽縣麻旺鎮清香村,項目構建起完整的“勞務增收鏈”,涵蓋整地、栽植、撫育、修枝等環節。“修枝一天就有100元,比外出打工強,還能照顧家里老人孩子。”一位務工農戶笑著說。這種“資源變資產、農民變工人”的轉型,讓林農實現了“不離鄉、不離土”的綠色就業。
國儲林工程采取“改培+新造+撫育”組合措施,提升了森林質量,也改善了治理環境。“項目在控制松材線蟲病、增強林地水土保持能力、減輕自然災害等方面貢獻不小。” 酉陽縣林業局工作人員介紹。
更重要的是,生態補償機制讓村民主動參與森林保護。“山上這片林子是祖輩傳下來的,以前沒人打理,現在不僅有流轉費,還能領工資,大家管護的積極性高了,村里矛盾也少了。”一位老農的話,道出了項目的綜合效益。
截至目前,桑竹公司已累計流轉林地經營權30萬畝,單村年最高流轉費撥付超50萬元,農戶年增收最高可達4000元。同時,公司每年向項目村集體支付管護經費300萬元,用于公益事業,成為鄉村治理的“綠色紐帶”。
憑借創新模式與顯著成效,酉陽縣國儲林項目入選“2024中國改革年度案例”。隨著一期5萬畝營林工程全面啟動,這條綠色發展之路正越走越寬廣,實現了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的有機統一,也探索出資源整合賦能基層治理的“酉陽方案”,為鄉村振興提供了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
責任編輯:徐力超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