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渝協作丨“1+2+1+N”繪就巫溪老鷹茶產業振興新畫卷
2025-08-21 16:15:40 來源: 第1眼TV-華龍網
青山疊翠,茶香滿城。在重慶巫溪縣的大山深處,有一種名為“老鷹茶”的古樹茶,正悄然經歷一場從“藏在深山無人識”到“飛出山野香滿城”的蛻變。
這一切,源于魯渝協作中創新推出的一套“1+2+1+N”產業培育模式——一套保障制度、兩個產業基地、一個核心品牌、N條銷售渠道。它不僅重塑了巫溪老鷹茶的產業基因,更成為巫溪縣綠色崛起的一支生力軍。

一套制度“撐腰” 魯渝聯動為古茶護航
“以前我們做茶,大多是農戶自己摸索,規模小、技術弱、賣不出好價錢。”巫溪縣茶葉協會負責人坦言。變化始于一套系統性保障制度的建立。
2023年以來,巫溪縣成立老鷹茶產業發展工作專班,巫溪縣農業農村委、商務委等多部門聯動,出臺《巫溪縣魯渝協作“巫溪老鷹茶產業”提升行動工作方案》《巫溪縣老鷹茶產業發展支持政策辦法》,從種植、加工、品牌到銷售,全流程提供政策護航。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執行。今年以來,山東泰安與重慶巫溪互派茶葉技術交流人員超過20人次。來自泰安的農業專家走進老鷹茶園,實地指導茶樹修剪、病蟲害綠色防控和生態種植;巫溪的制茶師傅也前往山東,學習龍井、日照綠茶的現代加工工藝。
“山東茶產業規模化和標準化程度高,值得我們深入學習。”巫溪寧飲川老鷹茶品牌負責人徐亞麟從山東交流回來的巫溪技術員這樣說道。

兩個基地“筑基” 科技賦能茶韻新生
雖已立秋,但巫溪縣長桂鄉的老鷹茶示范基地依然綠意盎然。村民正按照新制定的技術規程進行秋季管護。“現在施肥、修剪都有標準,茶葉品質更穩定了。”一位正在勞作的茶農笑著說。
近年來,魯渝協作資金累計投入2100余萬元,在長桂鄉、蒲蓮鎮打造了兩條高標準老鷹茶產業帶,涵蓋生態種植、種質資源保護、標準化生產等多個功能板塊。

科技賦能更為老茶樹注入了新活力。巫溪與山東農業大學、山東省農科院等高校院所合作,開展老鷹茶人工繁育技術攻關,顯著提高了種苗成活率和品質一致性。
更讓人驚喜的是產品創新。在山東技術團隊支持下,當地企業推出老鷹茶精釀啤酒、老鷹茶涼茶、茶含片等深加工產品。“我們研發的老鷹茶啤酒,既有麥芽香氣又有茶的回甘,很受年輕人喜歡。”山東酵爵啤酒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道。

一個品牌“亮劍” 魯渝雙城共塑名片
品牌是產業發展的旗幟。在山東品牌建設經驗的啟發下,巫溪全力打造“巫溪老鷹茶”區域公共品牌,統一申報國家地理標志商標,發布《巫溪老鷹茶加工技術規程》《巫溪老鷹茶貯存技術規范》,結束了以往加工方式不一、品質參差不齊的局面。
“我們要做有重慶辨識度、有文化底蘊的茶葉品牌。”巫溪縣農業農村委相關負責人表示。
2024年以來,巫溪攜老鷹茶先后走進重慶中心城區商圈、山東銀座商城、山東福瑞達醫藥集團、山東高速服務區等進行精準推介。“茶湯澄亮、滋味醇厚”,很多山東消費者第一次品嘗就喜歡上了這款來自重慶渝東北的特色茶。

N條渠道“開路” 山茶出海香飄四方
酒香也怕巷子深。為了打通出山路,巫溪積極拓展線上線下多元銷售渠道。
在線下,泰供超市、泰供優品、泰安新合作等山東企業平臺與巫溪建立長期供貨關系;在線上,專業團隊通過小紅書、抖音、微博等平臺投放宣傳視頻,開展直播帶貨,讓巫溪老鷹茶飛出大山、觸達全國。
今年巫溪老鷹茶還亮相珠海橫琴“好品山東”粵澳深度合作區品牌出海活動,并參加上海合作組織國際投資貿易博覽會,邁出國際化探索的第一步。
數字見證成效。截至目前,巫溪全縣已有老鷹茶生產、經營、銷售企業20余家,開發各類茶禮產品100余款,年產量達到780噸,綜合產值突破2.1億元。
一片葉子,跨越山河,聯動雙城。魯渝協作框架下的“1+2+1+N”模式,不僅培育出一個蓬勃發展的特色產業,更探索出一條東西部協作背景下產業振興的有效路徑。古老的巫溪老鷹茶,正泡出時代的新香。
第1眼TV-華龍網 冉長軍 實習生 譚嘉怡
責任編輯:董霞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