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銘記歷史 緬懷先烈】云龍改編:瓊崖抗日民族統一戰線自此形成
2025-08-13 09:35:14 來源: 光明日報
“誓死抗日,保衛瓊崖!”
87年前,這鏗鏘有力的誓言在云龍鎮上空回蕩,穿透山林,久久不散。今天,位于海南省海口市瓊山區云龍鎮的云龍改編舊址紀念園里,瓊崖抗日獨立隊戰士銅像昂首而立,神情堅毅,仿佛正要整裝出發。陳列館內,泛黃的照片和銹跡斑斑的步槍,靜靜訴說著那段烽火歲月。
1937年7月,全民族抗戰爆發后,中國共產黨發出全面抗戰的號召。中共瓊崖特委貫徹黨中央方針政策,向國民黨瓊崖當局提出停止內戰、團結抗日的主張,并表示愿在此前提下改編瓊崖紅軍。經過一年多艱苦談判,1938年10月,瓊崖國共兩黨達成合作抗日協議。
1938年12月5日,瓊崖各地紅軍游擊隊集中在瓊山縣云龍鎮“六月婆”廟舉行改編暨誓師抗日大會。“會上,國民黨瓊崖守備司令王毅宣布廣東民眾抗日自衛團第十四區獨立隊成立的命令,向獨立隊隊長馮白駒授軍旗、關防。馮白駒代表獨立隊全體指戰員講話,表示將誓死抗日,保衛瓊崖。”海口市革命烈士紀念物管理所所長王康勇介紹。
這場被歷史銘記的“云龍改編”,由此翻開了瓊崖地區國共合作新的一頁——兩黨開始攜手抗日、共御外侮。從此,獨立隊在中共瓊崖特委的領導下,獨立自主地發展壯大,擴編為獨立總隊、獨立縱隊,并緊緊依靠群眾開展敵后游擊戰爭,成為瓊崖抗日先鋒和中流砥柱。
改編不久,瓊崖抗日獨立隊便迎來抗戰的首次實戰考驗。1939年2月10日,日軍在海口強行登陸,占領海口、府城后,企圖渡江向東進犯。
為阻擊日軍東進和掩護群眾撤退,馮白駒命令獨立隊第1中隊中隊長黃大猷和副隊長符榮鼎率部于當天上午趕到潭口東岸。
潭口渡口位于南渡江下游,距海口15公里,距瓊崖抗日獨立隊駐地云龍約10公里,是日軍東進的必經之地。潭口東高西低,而且坡上林木蔥蘢,十分適合隱蔽設伏。獨立隊第1中隊迅速占據了渡口東岸的土坡,開挖臨時工事。隊員們成排埋伏在叢林里,把槍架在土坡上,槍口正對江面,居高臨下觀察江面動靜,只待日軍出現。
當日軍到來,發現渡口東岸有獨立隊駐守時,不敢貿然渡江,調來飛機狂轟濫炸。我軍則利用地形頑強堅守,在敵機俯沖時集中火力還擊、轟炸時迅速轉移。作戰至黃昏,獨立隊奉命撤出陣地。
潭口渡口阻擊戰雖然規模不大,但影響深遠。獨立隊僅80余人,打響了共產黨領導下的瓊崖抗日第一槍,打擊了日本侵略者的囂張氣焰,為群眾轉移爭取了時間,堅定了群眾的抗戰信心,提高了獨立隊的威望。
如今,云龍這片紅色熱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里一年四季鮮花不斷,有花企苗圃800多家,花卉產業年產值近7億元。這里還有海口國家高新區云龍產業園,一座座拔地而起的現代化廠房內,全自動流水線上一件件全生物降解材料產品接連下線,遠銷國內外市場。云龍產業園目前已集聚14家全生物降解新材料企業,去年完成工業產值3億元。鄉村美、產業興、百姓富的美好畫卷正在這里徐徐展開。
記者 王曉櫻 通訊員 張陽
責任編輯:陳丹丹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