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鏈成勢蓄動能 北碚產業強區展宏圖
2025-07-31 09:22:14 來源: 第1眼TV-華龍網
第1眼TV-華龍網訊(通訊員 羅丹)2025年以來,重慶市北碚區重點產業鏈跑出加速度,招商引資取得新突破,創新動能持續增強,一幅聚鏈成勢、動能強勁的產業宏圖正徐徐展開。
鏈主領航 構筑產業生態
產業發展的引擎轟鳴,源自強有力的“頭雁”引領。
在“四側”協同、“四鏈”融合的戰略布局下,北碚區精準服務京東方、千里科技(原力帆科技)、川儀等20家鏈主企業強鏈拓鏈。

據了解,上半年,北碚全區新型顯示、智能網聯新能源汽摩產業鏈產值分別實現12.5%、22.9%的高速增長,鏈式效應強勁釋放。千里科技以“AI+車”戰略驅動睿藍汽車銷量突破5.9萬輛,創歷史新高,并加速布局印尼研發基地及全球17國市場,開啟國際化新篇。扎根北碚31年的順多利機車,斥資1.5億元完成440套設備智能化改造,生產線效率躍升30%,新能源汽車客戶占比高達85%,三年銷售收入年均增長32%。而年輕的斯太寶科技,自2018年創立便潛心突破技術,建成國內首條千萬支級薄膜鉑熱敏感芯片商業化生產線,并于今年6月實現月產100萬支的突破,打破國外壟斷。
鏈主企業的強勁帶動,正重構區域產業生態。

隨著《智能網聯新能源汽摩產業發展白皮書》的發布,北碚拋出涵蓋整車制造、汽車電子、核心零部件等全鏈條的6大機會清單,總規模達225億元。如今,集群已匯聚100余家零部件企業,覆蓋電機、電控、傳感器等120余個品類,形成西南地區最完整的汽摩配套網絡。
“鏈主不是單打獨斗,而是生態共建。”北碚區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6條重點產業鏈分別由北碚區領導擔任鏈長,對全區投資增長貢獻率高達151.4%,其中4條工業產業鏈對全區工業增長貢獻率達118.8%,成為名副其實的經濟發展“主引擎”和“壓艙石”。
招商突破 引入源頭活水
以招商引資論英雄,以項目建設論成敗。北碚區深入實施“招商突破年專項行動”,滾動推進“謀劃、洽談、簽約、開工、投產、增資”六個一批項目。
據了解,北碚區上半年成功簽約智鏈低空經濟等46個項目,到位資金100.1億元,躍居全市第3位,為產業升級注入了強勁動能。
其中,與遠洋國際(香港)實業有限公司簽訂的越野摩托車及ATV全地形車全產業鏈項目意向投資協議尤為亮眼,預計投資約3000萬美元,有望成為北碚近年最大的外資項目。
而產業基金則成為撬動資源的有力支點。北碚區產業基金(重慶市北碚新興產業股權投資基金)以“直投+子基金”模式精準發力,聚焦智能制造、新材料、傳感器、生物醫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項目已扶持本地存量企業4家、招商引資企業9家,培育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4家。
北碚區商務委表示,全區正全力構建“專業招商、條塊結合、市場運作、園區承接、全區聯動”的招商工作新體系,推進“全員招商”“產業鏈招商”,做好項目引進落地全流程服務,通過強鏈延鏈補鏈擴鏈,持續激活產業發展新動能,以高質量的招商引資護航全區高質量發展。
創新智改 厚植產業根基
2025年上半年,北碚全區創新活力迸發,新增科技型企業315家,累計達4071家;高新技術企業累計達484家,形成“繁星滿天”的科技企業生態格局。
作為創新核心引擎,環西南大學創新創業生態圈自2024年升級建設以來,資源聚合效應凸顯:新增入孵企業及團隊44個,總數達193個;新培育科技型企業289家、有效期內高新技術企業77家;核心孵化載體使用率從40%大幅提升至90%。

這一跨越式發展的背后,是一套精準有力的創新“組合拳”:出臺創新主體創辦、成果轉化與應用方向政策;引入38名專業“陪跑員”和20余家市場化機構,累計提供服務200余次,為初創項目打通關鍵梗阻。
重慶伊士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案例頗具代表性:其擁有核心技術的黃精系列產品一度受困于中試轉化。專業“陪跑員”龐墉高效聯動,對接區農業農村委在三圣鎮是平村找到閑置土地并以優惠價租賃,同時爭取專項資金支持,短短兩個月內協議落地,中試車間迅速建成,并成功獲得生產線SC認證資格證,生動詮釋了“實驗室—孵化器—市場”鏈條的高效暢通。
創新之外,是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近年來,北碚區大力實施“智改數轉”專項行動,推動工業筋骨重塑。上半年技改投資增長118.2%,增速居中心城區第2位;全區累計認定綠色工廠14個、智能工廠70個,數量分別位列中心城區第4和第3位。這些數字背后,是企業生產效率的躍升和核心競爭力的增強。

企業車間內智能化設備有序運轉,西南大學實驗室里創新的火花持續迸發——北碚正以鏈主聚勢、以招商蓄能、以創新突破、以智改提質,在“拼經濟、強產業”的航道上,以昂揚姿態全速前行。
責任編輯:石月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