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養老服務、長期護理保險……你關心的養老問題有答案
2025-07-28 06:26:13 來源: 重慶晨報
“高齡津貼怎么領?適老化改造如何申請?長期護理保險能享受哪些服務?”……7月25日,“發言人來了”——“老有所養”政策解讀專場發布活動在重慶(沙坪壩)新就業群體黨群服務中心開展,重慶市民政局、重慶市醫療保險局、沙坪壩區民政局、沙坪壩區社會保險事務中心相關負責人化身“政策講解員”,以“政策解讀+互動答疑”的形式對基本養老服務、長期護理保險、老年助餐服務、養老待遇資格認證等養老相關政策進行解讀。
1
基本養老清單
20項政策編織養老保障網
市民政局養老服務處處長周萬利介紹,我市發布了基本養老清單,一共有20項,包括為符合條件的參保老人按時足額發放基本養老金、為65周歲及以上老年人提供健康管理服務等內容。
周萬利稱,我市自2023年起逐步建立起針對年滿80周歲、有重慶戶籍的老年人的相對均衡的高齡津貼制度。目前我市對80~89歲、90~99歲、100歲以上三個年齡段的老人,分別按相應標準,根據不同區縣情況以年或季、月的方式發放津貼。
此外,我市對被認定為生活不能自理的特困老年人每月發放護理補貼。“這個補貼標準從2024年9月1日起開始執行。”分別是全護理的老人每月為500元,半護理的老人每月300元、全自理的老人每月100元。
對納入分散供養特困人員范圍和低保中的高齡、失能、殘疾老年人家庭進行適老化改造的,在“十四五”期間,我市按照“室內行走便利、如廁洗澡安全、廚房操作方便、居家環境改善、智能安全守護”等要求,由市級財政按每戶家庭2000元的標準進行補助,條件好的區縣可在市級補助基礎上進行疊加。據悉,我市已完成了3.92萬戶困難家庭老人的適老化改造。
2
長期護理保險
逾7萬人已享受保險待遇
長期護理保險的主要功能是為失能人員提供最基本的生活照料服務。市醫療保障局待遇保障處二級調研員劉學對此項政策予以解讀。
哪些人可以享受長期護理保險?劉學稱,需滿足兩個條件:一是按規定參加職工醫保并繳費達到一定年限的人群,二是申請長期護理保險并進行了失能評估且通過后達到相應失能標準的人員。
我市長期護理保險待遇目前有三種享受方式:居家組合護理、機構上門護理和機構集中護理。不同失能等級對應相應待遇標準,如機構集中護理的,重度失能者為每人每天60元,中度失能者每人每天20元。
我市從2019年開始開展長期護理保險試點工作,至今覆蓋的參保人群都是職工醫保的參保人,目前累計已有逾7萬人享受到了長期護理保險待遇。
3
老年助餐服務
社區食堂助力“老有所養”
“一餐熱飯”的問題,既是老年人的生活小事,也是關乎千家萬戶的民生實事,關系著老年人的幸福生活。
沙坪壩區民政局副局長吳朋飛介紹了沙坪壩區老年社區食堂助餐服務的情況。“通過個人付一點、政府補一點、企業讓一點”等方式,引導經營主體參與社區食堂建設布局和可持續運營,幫助符合條件的困難老人解決就餐難題。就餐分為點餐、套餐、自助、計量等方式。“目前已建成運營社區老年食堂36家。未來將進一步加大建設力度,預計今年年底超過40家。”
4
養老資格認證
領養老金需定期“亮個相”
退休人員要注意了,你的養老金需要你定期“亮個相”才能確保繼續領取。沙坪壩區社會保險事務中心副主任竇嘉和大家聊了養老待遇領取資格認證的事,“這是為了保護咱們共同的‘養老錢’”,目的有三:防冒領、保公平、不斷發。
竇嘉介紹,目前的認證方式靈活多樣,認證者可根據自身情況,采用常見的四種方式完成認證。首先是“無感認證”,即無需個人操作,多部門通過大數據比對即可完成部分人員的認證。其次是“自助認證”,即通過“渝快辦”、“重慶人社”APP、“電子社保卡”、微信或支付寶小程序,在家“刷個臉”就行。不會使用智能手機的老年人可通過他人手機代辦完成認證。第三種方式是“就近辦”,如沙坪壩區可通過22個鎮街公共服務中心、161個村(社區)黨群服務中心、90個“社銀合作網點”完成認證。第四種方式是選擇上門服務,“針對行動不便又特別高齡或有特殊困難的老年群體,電話預約社區工作人員就可享受上門服務。”
竇嘉提醒:退休人員從領取養老金第二年開始,就需每12個月至少完成一次認證,也可多次認證。周期內如忘記認證者,會獲得臨期服務兜底,即在認證期快結束時,如未認證,會收到短信提醒。如因超期認證導致養老金被停發的,進行補認證后也會獲得全額補發。
上游財經-重慶晨報記者 董億
責任編輯:熊世華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