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言人來了丨保障老有所養 安享幸福晚年——重慶這場發布活動“直達”最新養老政策
2025-07-25 20:29:32 來源: 第1眼TV-華龍網
第1眼TV-華龍網訊(周熠)“高齡津貼怎么領?適老化改造如何申請?長期護理保險能享哪些服務?”……7月25日,“發言人來了”——“老有所養”政策解讀專場發布活動在重慶(沙坪壩)新就業群體黨群服務中心開展,重慶市民政局、重慶市醫療保險局、沙坪壩區民政局、沙坪壩社會保險事務中心相關負責人化身“政策講解員”,以“政策解讀+互動答疑”的形式對基本養老服務、長期護理保險、老年助餐服務、養老待遇資格認證等養老相關政策進行解讀。


20項政策編織養老保障網
“養老既是國事,也是家事。”重慶市民政局養老服務處處長周萬利在介紹說。

自2023年起,重慶市逐步建立起面向全體老年人的、相對均衡的高齡津貼制度。該政策依據年齡段分檔,向符合條件的老年人發放不同標準的高齡津貼,重慶市已建立包含20項服務內容的基本養老服務清單,從物質幫助、照護服務到關愛服務,全方位覆蓋老年人多元化需求。
經認定,生活不能自理的經濟困難老年人可享受護理補貼。從2024年9月1日起,補貼標準進一步明確并提升:全護理老人每人每月500元,半護理老人每人每月300元,全自理老人每人每月100元。
“十四五”期間,重慶市大力推進家庭適老化改造工作。市級財政按照每戶2000元的標準予以補助。截至目前,全市已完成適老化改造3.92萬戶,有效提升了這部分老年人的居家生活安全性和便利性。

民政部、財政部聯合印發《關于實施向中度以上失能老年人發放養老服務消費補貼項目的通知》,提到7月將在重慶等7個試點地區先行開展中度及以上失能老年人發放養老服務消費補貼,補貼比例達40%。根據試點方案,選擇機構養老的失能老人每月最高可獲補貼800元,選擇社區居家養老的每月最高可獲補貼500元。此項惠民政策預計將于今年7月底正式落地實施。
“重慶進行全域試點,充分體現了國家對重慶養老服務工作的認可。”周萬利表示,下一步,重慶市對老年人全面開展評估,確保經評估符合條件的中度以上失能老年人都能享受到這項補貼政策。同時,將加快推進全國養老服務信息系統在渝的深化應用,錄入符合條件的養老服務機構和評估機構信息,打通地方與國家層面的數據銜接,為政策的精準高效實施提供技術支撐。
長護險破解照護難題
“長護保險進萬家,社會利益你我他。”這句朗朗上口的口號,重慶市醫療保障局待遇保障處二級調研員劉學道出了長期護理保險在重慶失能群體中的分量。
他介紹,作為國家應對人口老齡化、健全社會保障體系的“第六險”,長期護理保險自2019年在重慶試點以來,已成為緩解“一人失能、全家失衡”困境的重要支撐,長期護理保險,與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等五險并列,核心功能是為失能人員提供基本生活照料服務。要享受這項保障,需滿足兩個條件:一是按規定參加職工醫保并繳費達到一定年限;二是經專業評估達到中度或重度失能標準。
在待遇享受上,重慶設置了三種方式:居家組合護理、機構上門護理、機構集中護理。其中重度失能人員每日可享60元護理服務結算標準。

“評估會不會因機構不同有差異?身體變化了能重評嗎?”這是不少失能家庭的疑問。對此,劉學給出了清晰解答,評估全程錨定“公平”二字:嚴格執行國家統一的失能評估標準,從源頭避免差異。若參保人對結果有異議,可申請二次評估。
自2023年10月起,重慶與成都兩地實現成渝地區長期護理保險評估結論互認,截至目前,已有超230人享受到這項便利。
隨著試點的深入,這項“第六險”正從制度框架走向生活實景,為更多家庭撐起穩穩的幸福。
老年食堂暖胃更暖心
沙坪壩區民政局副局長吳朋飛的分享聚焦“如何解決好老年人‘一餐熱飯’的問題”。他介紹,該區已建成36家社區老年食堂,實現鎮街全覆蓋,年內將增至40家以上。
通過“個人付一點、政府補一點、企業讓一點”模式,為低保老人、特困老人等提供每天最高7元補貼,失能老人還可享5元送餐補助。

選址方面,優先考慮老年人集中區域。配備無障礙設施,3樓以上必裝電梯,食品衛生納入“雙隨機”監管,他特別強調:“微利運營保障可持續,讓老人吃得實惠、吃得暖心。”
憑借地區高校資源富集優勢,沙坪壩區不斷引進青年力量注入養老行業,“畢業季紅巖社工計劃”進展受關注。吳朋飛介紹,累計2350名高校畢業生參與,孵化"小手爐社工中心"等13個項目,服務老人超1.2萬人次,在開辟大學畢業生創業新渠道的同時補充養老服務從業人員隊伍。
資格認證守護每一分“養老錢”
養老待遇領取資格認證是守護全體參保人“養老錢”的重要環節,重慶在源頭上為勞動者的養老權益加上了“安全閥”。
“就像去銀行取錢要帶身份證,領養老金也得定期‘亮個相’。”沙坪壩區社會保險事務中心副主任竇嘉介紹。

為何要開展這項認證?簡單來說,核心是“三保障”:防冒領,確保養老金精準發放到符合條件的退休人員手中;保公平,維護所有參保人的共同權益,避免基金流失;不斷發,只有認證通過,退休人員才能持續領取養老待遇,保障基本生活不受影響。
從“跑窗口”到“刷臉辦”。如今,認證方式已越來越靈活,完全可以按需選擇。重慶推出無感認證、自助認證、就近辦理、上門服務四種方式。
“通過‘渝快辦’APP刷臉即可完成,子女可代辦,行動不便老人還能預約上門服務。”她特別提醒:“忘記認證也不用擔心,補認證后養老金全額補發。”

有市民咨詢新入職后單位未繳納養老保險的問題。竇嘉明確,根據《社會保險法》,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30日內就得為職工辦理社保登記,試用期也不例外。若單位未履行義務,勞動者可向人力社保部門或社保征繳機構舉報投訴,對爭議可申請調解、仲裁或提起訴訟,依法維護自身權益。
從高齡津貼的精準發放,到長護險的堅實保障;從老年食堂的熱乎飯菜,到資格認證的便捷服務,這場“發言人來了”活動將養老服務政策轉化為“民生溫度”。重慶正用一項項實招硬招,讓老年人的幸福晚年“觸手可及”。
責任編輯:董霞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