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州:高山馬營“冷”業興
2025-07-24 06:00:00 來源: 開州區融媒體中心

炎炎夏日,城區氣溫突破41℃,而海拔1800米的重慶開州區滿月鎮馬營村,清風穿林而過,溫度計穩定維持在二十幾度。網紅露營基地里,來自云陽縣的游客張懷民正帶著孩子搭建帳篷:“朋友圈刷到這里的星空和涼風,1小時車程就到,適合周末耍兩天!”
馬營村,這個盛夏日均接待游客超2200人的“避暑天堂”,十年前還是當地有名的“空殼村”。“有女要嫁出滿月槽,好男莫到狗兒坪。”馬營村黨支部書記謝青翻出老照片,照片里土坯房歪歪扭扭,村民背著背簍在陡峭山路上艱難前行,“那時老百姓頓頓吃土豆、玉米,年輕人都往外跑。”
如何破冰?馬營村黨支部一班人達成共識:必須加大基礎設施投入。2021年,馬扎營水庫破土動工,兩年后清澈的山泉水流進家家戶戶;1.7公里長的馬營老街公路拓寬至6米,環線公路串聯起12個村民小組;開(州)城(口)高速雪寶山互通開通后,四川達州、重慶萬州等地游客紛至沓來。“路通了,水來了,藏在深山的寶貝才敢亮出來。”謝青感慨地說。
85%的森林覆蓋率、1300米以上的海拔、26℃的夏季最高溫,這些曾制約發展的“偏遠標簽”,搖身一變成了核心競爭力。村民李永洪算過一筆賬:2019年返鄉開農家樂,今年6月的月收入超10萬元,“以前在廣東電子廠打工,哪敢想能在家門口掙這么多。”
農文旅融合讓“清涼經濟”持續升溫。在向日葵觀光園,達州游客張鳳飛舉著手機拍攝花海,身后的雪寶山居?音樂營吧傳來悠揚歌聲;臘肉加工廠里,工人正將剛出爐的“天上滿月”臘肉打包,這些年加工1500噸的特色產品,成了游客必帶的“滿月山貨”;魯渝協作高山蔬菜基地里,卷心菜、胡蘿卜順著冷鏈車發往重慶中心城區。
“正月拉船不想家,二月想家柳發芽……”傍晚的下壩廣場,村民們唱起原生態山歌,歌聲混著農家樂飄出的臘肉香。經營民宿的徐遠清正給客房換床單,他的星空房暑假期間供不應求,“客人說在這兒能看到星星,我才知道咱這抬頭可見的星空,竟是城里人的奢侈品。”
從“狗兒坪”到“全國生態文化村”,馬營村的蛻變是滿月鎮鄉村振興的縮影。滿月鎮黨委書記胡軍介紹,2024年,馬營村已發展餐飲民宿70家、鄉居民宿15家,新增露營基地8個,全村旅游綜合收入超過2000萬元,村集體經濟收入112萬元。
夜色漸濃,露營基地的燈火與星空交相輝映。胡軍站在觀景臺眺望,遠處的滑雪場正在規劃,“冬天賞雪,夏天避暑,馬營村的好日子,還在后頭呢!”(記者 鄧青春)
責任編輯:石月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