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出反詐“組合拳” 守護群眾“錢袋子” 今年來重慶追贓返還2.45億元
2025-07-18 06:09:27 來源: 新重慶-重慶日報
7月17日,市政府召開重慶市反詐工作專題新聞發布會。記者從會上獲悉,今年截至目前,我市持續深化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違法犯罪三年行動,抓獲犯罪嫌疑人7790余人,移送起訴4722人,為群眾追贓返還2.45億元,全市電信網絡詐騙案件發案和損失同比均下降。
破獲系列大要案件,對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形成震懾
市公安局黨委委員、政治部主任、新聞發言人程效介紹,今年我市以“斬鏈”“拔釘”等專項行動為牽引,全力挖源頭、斬鏈條,偵破渝北“12·13”詐騙案等一批大要案件,從境外緝捕詐騙集團幕后“金主”88名;發起集中抓捕和集群戰役17次,抓獲犯罪嫌疑人7790余人,移送起訴4722人,嚴厲打擊了犯罪分子囂張氣焰。
同時,我市還建立了涉詐資金統一止付追贓工作模式,加大破案追贓和財產執行力度。在“警快辦”上線“涉詐資金返還一件事”應用,受害人可以直接通過線上申請返還、查詢進度,少跑路又返得快。
市高法院審判委員會專職委員曹天明介紹,今年全市法院加大了對重點案件的攻堅力度,對進展緩慢的案件逐一督導,確保打擊有力、懲治有效,持續保持對相關犯罪的高壓態勢。
今年1—6月,全市法院一審審結電信網絡詐騙及其關聯犯罪案件1392件2039人,判處罰金3300余萬元,依法穩妥審理了一批在全國有重大影響的電信網絡詐騙案件。
市檢察院檢察委員會專職委員陳萍表示,今年全市檢察機關依法從嚴打擊集團化、跨境化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從定罪、量刑、財產處置等各方面落實從重懲治要求,形成有力震懾效應。
2025年上半年,全市檢察機關批準逮捕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及其關聯犯罪337件626人,起訴1293件2466人,其中起訴跨境電詐案件864人。
多部門加強對電詐上下游產業鏈打擊
“今年我市還以數字重慶建設為依托,大力推進反詐數字化改革,公安、金融、通信等部門充分運用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增強詐騙電話、短信、網址的智能識別和攔截能力。”程效說。
人民銀行重慶市分行副行長蘇陽介紹,今年以來,人民銀行重慶市分行牽頭組織金融行業認真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對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的工作部署,不斷完善金融行業風險防控和責任追究機制,聯合市反詐中心對2家銀行涉案賬戶增長過快的情況進行了現場督導。持續開展涉案賬戶倒查和存量賬戶清理。今年上半年,對1.34萬戶涉案賬戶開展逐戶倒查,對7.08萬戶關聯賬戶開展延伸排查,管控可疑賬戶5.99萬戶,有效降低了存量賬戶的涉詐風險。
同時,嚴格貫徹落實資金鏈精準治理要求,全市銀行金融機構健全賬戶分類分級管理體系,根據客戶風險等級匹配賬戶功能,合理約定賬戶非柜面交易限額。
積極推動“白名單”客戶和賬戶快速解控機制建設,及時糾正非柜面限額設置過低等問題。今年上半年,各銀行新建賬戶風險監測系統或新增監測模塊69個,監測發現并管控可疑賬戶112.57萬戶,有效提升風險防控措施的精準性和有效性。
重慶通信管理局副局長嚴寒冰表示,今年來重慶通信管理部門指導基礎電信企業加強電信業務實名登記管理和涉詐異常電話卡處置,今年以來清理涉詐高風險號卡76.9萬張,1—6月涉案手機號卡數量同比連續下降,總體同比下降了48.37%。
同時,組織基礎電信企業通過閃信方式免費向用戶對境外來電(短信)進行提醒,并提供統一短信代碼、客服熱線等便捷渠道,引導用戶按需求關閉境外來電(短信)接收服務,目前我市已有1101.12萬用戶關閉該項服務,占用戶總量的23.83%,有效切斷境外詐騙引流路徑。
據統計,今年上半年,全市預警高危號卡20萬個,攔截詐騙呼叫4620.97萬次,同比增長157%,封堵詐騙網站時效由24小時縮短至30分鐘。
加強宣傳防范,今年我市預警勸阻潛在受害人598萬人次
如何提前發現風險,減少群眾損失?程效介紹,今年我市推動反詐預警勸阻在“141”基層智治體系貫通,實現全市1031個鎮街全覆蓋,“指令一鍵下達、處置一體推進、反饋及時高效”,從預警指令產生到鎮街處置反饋,最快僅需30分鐘,打造市、區縣、鎮街、社區、網格“五級”預警勸阻新格局。
今年以來全市共預警勸阻潛在受害人598萬人次,同比上升51%;鎮街協同勸阻高危潛在受害人55萬人次,同比增長3.2倍。
針對新出現的詐騙分子誘導被騙群眾“現金取款交付”突出情況,公安、銀行優化“銀行網點—區縣反詐中心—市反詐中心”三級協同機制,及時發現、聯動處置異常取現行為,今年累計攔截群眾線下取現被騙現金3700余萬元,月均攔截金額較去年上升18.3%。
此外,我市各部門還緊盯刷單返利、冒充客服、虛假購物等高發手法,在主流媒體持續發布識詐防騙提示,在商圈、軌道、車站等人流密集地區和出租車、網約車等加大投放反詐宣傳公益廣告。
針對青少年、老年人、投資群體、財會人員等易受騙人群,加強精準宣傳,充分發揮高校、運營商網點、銀行機構等反詐工作站作用,進學校、進企業、進社區、進家庭、進農村,開展線下宣傳活動11000余場,營造“全民反詐、全社會反詐”的濃厚氛圍。
新重慶-重慶日報記者 周松
責任編輯:張炬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