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溪:充分發揮人大力量 持續筑牢長江上游生態屏障
2025-07-17 18:25:54 來源: 第1眼TV-華龍網
第1眼TV-華龍網訊(冉長軍 實習生 譚嘉怡 通訊員 徐鵬)“2024年,空氣質量優良天數352天,同比增加8天,國控考核斷面大寧河花臺全年達到I類水質標準,地表水環境質量排名全市第2,全年未發生突發環境事件……”近日,巫溪縣人民政府相關負責人在巫溪縣人大常委會會議上作報告。這一組數據的背后是對巫溪良好生態的詮釋,也是巫溪縣人大常委會持續開展生態環境保護監督的成果體現。

“生態是巫溪縣的鮮明底色,事關生態環境,都是大事要事,監督就是要有的放矢,生態環境保護監督更要精準出擊、抓小抓細,一年一主題、年年有重點,避免泛泛而談。”巫溪縣人大城環委相關負責人表示,要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對大氣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噪聲污染及中央市級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問題整改完成情況開展持續監督,促進經濟社會與生態環境協調發展,確保監督工作與黨委決策部署同頻共振。
近年來,巫溪縣人大及其常委會用好法律賦予的監督權,正確監督、有效監督、依法監督,強化“上游擔當”,筑牢長江上游生態屏障。
問題交辦:“小切口”撬動“大民生”
“困擾我們多年的餐館油煙和噪聲問題終于解決了。”寧河街道元亨國際小區居民如釋重負地說道,“以前臨街餐飲門市將油煙排入下水道,油煙外冒、風機噪聲大,嚴重影響小區居民生活。”人大寧河街道工委主任、縣人大城環委委員周華明了解到問題后,與巫溪縣人大城環委一同實地調研,形成問題臺賬,交縣人民政府及其相關部門辦理。
巫溪縣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行政執法支隊立即組織現場核查,找準問題,因小區建設較早,未規劃設計專用餐飲煙道,餐飲業主將油煙凈化風機安裝在小區內的外墻,油煙排入市政下水管道,排入的油煙夾雜下水道臭味外冒,形成空氣污染和噪聲污染問題。
考慮到全縣老舊小區較多,公共煙道較少的實際情況,以此小區作為試點,一改以往簡單粗暴的“一罰了之”“以罰代管”的處理方式,組織街道、社區、居民代表、餐飲業主、小區物業協商整改方案。經協商一致,由餐飲業主共同出資修建公共煙道,再將油煙凈化器風機內移,并封閉靠小區窗戶,徹底解決問題。
針對類似群眾身邊的“小問題”,巫溪縣人大常委會還建立了“代表收集+集中交辦+成效跟蹤”監督制度,通過發動人大代表、專委會委員收集問題,實地調研后形成問題清單,交辦縣人民政府及其相關部門辦理,并持續跟蹤辦理情況,三年來共交辦問題27件,已全部完成整改,人民群眾獲得感、滿意度不斷提高。
代表發力:“人大優勢”轉化“治理效能”
一個建議,不僅是開展生態環境監督的“舉措”,也是促進基層治理向好的“良藥”。全縣人大代表積極參與到生態環境保護監督中,把人大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將全過程人民民主融入到人大監督中。
“您提出的烏龍鄉污水管網治理建議已受理,將烏龍等鄉鎮的污水治理、雨污分流整治納入巫溪縣東溪片區污水管網系統完善工程,進入國家重點項目庫,已完成項目可研報告編制,進入初步設計階段,即將開工建設。”巫溪縣人大代表胡安民看到縣住房城鄉建委在“人大代表全渝通”中的回復,連連表示滿意。
烏龍鄉位于東溪河上游,東溪河又是大寧河的重要支流,因地理條件特殊,農戶都是沿河建房居住,特別是銀洞社區和水滸村集鎮污水管網年久失修,污水處理不當就會直接排入東溪河,造成水污染。縣人大代表胡安民詳細了解情況后提出污水管網改造、提升配套設施建設的建議。據悉,巫溪縣第十八屆人大四次會議期間代表提出12條環境保護治理相關建議,辦理結果均為滿意。
瞄準方向、問題交辦、代表建議……巫溪縣各級人大代表以多種方式投身生態環境監督中,助推生態環境保護高質量發展。巫溪縣人大常委會主要負責人表示,巫溪縣將持續加大生態環境保護監督力度,在“正確監督、有效監督、依法監督”上下功夫,不斷創新監督方式,增強監督實效,為巫溪高質量綠色發展提供堅實保障。
責任編輯:石月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