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山畔青苗旺 實踐路上青春揚 一場與成長的溫柔相遇
2025-07-16 16:54:37 來源: 第1眼TV-華龍網
第1眼TV-華龍網訊(通訊員 董沂琳)7月12日,重慶師范大學地理與旅游學院“墊江青苗·紅色經緯實踐團”在墊江縣黃沙鎮明月山訓練營地,為參與軍事夏令營的中小學生開展知識宣講與農耕體驗活動。

藍圖繪振興 發展路徑有話說
“脫貧要穩、經濟要活、集體要強、鄉村要安”,7月12日上午黃沙鎮萬勝社區書記陳榮用樸實的話語勾勒出發展藍圖。他詳解四大攻堅方向:持續落實教育幫扶,確保監測戶子女享受大學資助與學費減免;依托農業保險與產業服務中心,筑牢經濟發展基石;通過股份經濟合作社,讓集體收入成為共同富裕的蓄水池;以矛盾糾紛化解機制,守護社區的平安和諧。
談到發展中遇到的困難,陳榮坦言,統一村民意見、爭取上級政策支持、尋找適合本地的產業項目,每一步都不容易,但只要大家目標一致,辦法總比困難多。

地理探秘,西部邀約:從知識到行動的奔赴
上午,一場連接地理知識與西部夢想的互動活動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拉開帷幕。實踐團成員蘇新文帶著滿滿的熱情,以地理科普為切入點,借助一張張地圖與經緯度坐標,生動地講述中國的地理位置與疆域面積。

在隨后的“地理拼圖賽”里,同學們分成小組,齊心協力拼裝中國行政區劃拼圖。每個小組領到一套打亂的拼圖后,成員們迅速圍坐在一起,開始分工合作。有的同學負責仔細觀察拼圖上完整的中國行政區劃圖,記住各個省份的形狀、位置和輪廓特點,然后指揮其他成員尋找相應的拼圖塊;還有的同學耐心地將找到的拼圖塊進行拼接,不斷調整角度,確保每一塊都嚴絲合縫。在一塊塊拼圖的拼接中,他們漸漸熟悉了祖國的山川地貌、省份輪廓,更在心底深深體會到祖國版圖的完整與珍貴。

地理知識的播撒,最終是為了讓孩子們關注家國的發展。實踐團成員裴艷玲巧妙地將西部計劃的宣傳融入其中,她先通過視頻引入,再用地圖展示西部計劃的覆蓋區域,分享志愿者們扎根西部的感人故事,又以知識問答調動起大家的參與熱情。這不僅讓同學們了解到西部計劃是助力區域協調發展的重要政策,更讓他們看到一代代青年用青春汗水澆灌西部大地的擔當。宣講過后,成員們還開展了教育幫扶活動和趣味折紙游戲,耐心輔導同學們完成暑期作業,和他們一起把手中的卡紙變成各種各樣多彩的形狀,整個課堂都充滿了快樂的氣息。
通過這樣的宣講,志愿者們希望能在青少年心中種下一顆“關注鄉村、服務西部”的種子,讓他們明白,青春的價值可以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綻放出絢麗的光彩。

稻作知識課堂:從知識到田間的沉浸式體驗
下午,在長紅社區的水稻知識課堂上,實踐團的成員們化身“農田向導”,用生動的講述為小朋友們鋪開了一幅水稻生長的畫卷。通過以雜交水稻和海水稻為例,一個個鮮活的例子,讓抽象的“科技賦能”變得可觸可感,也在同學們的心中種下一顆科學與未來的種子。
隨后的“農田探秘·農耕體驗”活動如期開始。七月,正是水稻種植的關鍵時期,實踐團成員們站在田埂邊,與同學們一同分析水稻生長的情況。成員們托起一株帶有細小蟲眼的稻葉,用手指著葉片上的白色紋路,并介紹其是稻螟蟲的“杰作”——它們的幼蟲會鉆進葉鞘里啃食,嚴重的話整株稻子都會枯死。不過對付它們也有小妙招,把稻田水深保持在10到15厘米,讓水剛好沒過稻樁基部,這樣泡上3到5天,藏在稻樁里的蛹就會被悶死。雖然泥土弄臟了褲腳,汗水濕透了衣衫,但孩子們的臉上始終洋溢著好奇與興奮的笑容。
此次活動,地理科普與西部計劃宣傳,讓他們在心中錨定了青春報國的方向;水稻知識科普與農耕體驗,讓他們深入勞動的土壤,懂得中國式現代化離不開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堅實支撐。
責任編輯:董霞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