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節:小兔子蹦出“大產業”
2025-07-14 14:47:10 來源: 第1眼TV-華龍網
第1眼TV-華龍網訊(記者 李黎)一只肉兔,如何激活一方經濟?奉節給出了答案。2022 年,奉節瞄準肉兔產業,創新推行“6211”模式(“六統一、兩免費、一兜底、一大腦”)。短短兩年,成效斐然2024年,全縣肉兔產值突破8億元,帶動723名群眾人均增收8600余元,一躍成為全國最大標準化肉兔生產縣。這只“小兔子”,已成為繼臍橙、中藥材后,奉節農民增收的第三大支柱產業。

產業崛起 從資源稟賦到全鏈布局
奉節縣農業呈高、中、低“三帶”分布,低山有臍橙、高山有中藥材,唯獨中山地帶因地理條件制約,長期缺乏主導產業。如何讓中山地帶的農戶穩定增收,成為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推動鄉村振興的關鍵課題。
瞄準川渝地區占全國80%肉兔市場份額的巨大潛力,結合肉兔產業“投資少、周期短、效益高”的特點,奉節縣于2022年引進全國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禾豐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啟動1000萬只肉兔全產業鏈項目。
項目從一開始就立足全鏈條布局,規劃建設祖代種兔場、父母代商品兔示范場、20萬噸級飼料加工廠、年屠宰200萬只的屠宰場及1000噸兔肉食品加工廠。
短短兩年,產業覆蓋27個鄉鎮(街道),建成家庭農場達115戶,養殖單元196個,圈舍總面積14.75萬平方米,存欄種兔約10.12萬只,帶動新增上下游經營主體36家。2024年,商品兔出欄突破500萬只,全鏈條年綜合產值超8億元。
模式創新 “六統兩免一兜底”與數字化雙輪驅動
奉節肉兔產業的快速崛起,得益于“六統一、兩免費、一兜底”發展模式,并依托“肉兔產業大腦”實現數字化賦能,從根本上解決了農戶“能否養、怎么養、如何銷”的后顧之憂。
“六統一”筑牢標準化根基。統一兔舍,按500只種兔為單元、每只1.5平方米標準建設兔舍,配備歐式“品字型”兔籠,空間利用率提升20%;統一設備,引入物聯網設備160套,115家養殖戶數據接入平臺;統一品種,引進“伊普呂配套系”種兔10萬余只,全生命周期成本降20%;統一研發專用飼料,保障肉兔品質;統一防疫管理,成立疫病防控中心,防控率達100%;統一采用“49天批次化生產”模式,提高繁殖效率。
“兩免費”包括免費選址規劃設計、免費養殖技術指導,提升服務水平;“一兜底”則是由公司保價兜底,降低了農戶養殖風險。
此外,奉節創新推出“肉兔產業大腦”,覆蓋78家養殖場,通過實時監測溫濕度等環境指標,智能預警并自動處置異常情況,提升了產業管理水平和養殖效益。

富民興村 從就業增收到鄉村振興的生動實踐
肉兔產業的蓬勃發展,為奉節縣鄉村振興注入了強勁動力。2024年,產業累計帶動就近務工農戶723戶、戶均增收8600余元,115家家庭農場戶均年凈利潤超10萬元,成為農戶增收致富的“錢袋子”。
對脫貧戶而言,產業更是穩定增收的“壓艙石”。通過參與養殖或就近務工,部分農戶年均增收3000-5000元。政府還投入3608.5萬元用于補助圈舍、種兔等,發放“肉兔貸”2164萬元,切實解決了農戶的投資難題,讓更多人能搭上產業發展的快車。
產業發展還激活了鄉村經濟的“一池春水”。隨著全產業鏈的不斷完善,從兔籠制造、飼料生產到物流運輸、屠宰加工,36家上下游經營主體應運而生,形成了“一兔帶多業”的良好格局。
下一步,奉節縣將繼續秉持“一產一鏈”和“數字化賦能”思路,力爭2025年底實現肉兔年產能超1000萬只,建成20萬噸級飼料廠、年屠宰200萬只的肉兔屠宰場、年產1000噸的兔肉食品加工廠,全鏈條年綜合產值達14.5億元,帶動3000人以上就業。
責任編輯:劉思利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