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業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質效
2025-07-04 07:00:47 來源: 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
近年來,隨著保險業資產不斷增加,險資的投資渠道持續拓寬,保險資金可投資的領域和資產數量也不斷攀高。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的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末,保險業金融機構總資產37.8萬億元,較年初增加1.9萬億元,增長5.4%。
投向重點領域
保險資金的投資方式比較多元,包括債券、股票、證券投資基金、保險資管產品、信托計劃、未上市企業股權、公募基礎設施證券投資基金等。中國人壽資產公司副總裁趙暉表示,中國人壽資產公司始終堅持“研究驅動投資”理念,結合市場情況聚焦品種投資優勢發力點,挖掘投資機會,形成了覆蓋廣泛、層次分明的科學投資布局。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末,中國人壽資產公司投資支持社會民生領域建設規模超過2400億元,較“十四五”規劃初期提升1500億元左右,增速達160%。
2019年12月,中國人壽資產公司受托實施90億元青海黃河公司股權投資項目。項目標的青海黃河公司是青海最大的發電企業,依托青海豐富的資源優勢,擁有水、光、風、火等多種電源品種,電力總裝機2893.12萬千瓦,是西北電力發展的重要支撐。青海黃河公司建設的共和光伏產業園位于海南州生態光伏園內,目前擁有21座光伏電站,光伏裝機容量6244兆瓦。在產業園內,記者看到園區的“光伏+生態”模式已初見成效。昔日荒灘變成優質牧場,既減少了光伏企業成本,也助力農牧民增收。趙暉介紹,自“光伏+生態”模式推廣以來,光伏子陣區植被覆蓋率增加80%,減少荒漠化土地面積100平方千米。光伏企業邀請周邊村民進入光伏園養起“光伏羊”,牧民年收入增加數萬元,“光伏羊”成為知名品牌,實現“綠電+生態+民生”三贏局面。
目前,中國人壽資產公司建立了較為完善的投資管理機制,在投資論證和決策階段,依托“雙線配置”策略,秉持嚴格的項目篩選標準,審慎評估項目可行性,確保投資項目既有效服務民生保障戰略目標,又能為公司創造可持續的投資收益。2024年,公司創新建立多維度評價模型。在原有以定性為主的基礎上,探索定量分析方法,構建多層次評價指標體系,圍繞服務金融“五篇大文章”等領域,從投資直達性、風險收益匹配等維度綜合評分,提升項目篩選科學性,有效提出優化改進建議,引導另類業務聚焦關鍵環節領域,加大兼顧民生保障的服務實體經濟投資。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保險資金還持續加大對水利、水運、公路、物流等重點領域基礎設施項目的融資支持,在高速公路、地鐵建設、冷鏈物流、航空運輸等領域投資了一大批重點項目。
做好耐心資本
2024年9月,《國務院關于加強監管防范風險推動保險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發揮保險資金長期投資優勢,培育真正的耐心資本,推動資金、資本、資產良性循環。近年來,金融監管機構陸續發布系列監管政策,允許保險資金投資公募基礎設施證券投資基金,取消財務性股權投資的行業范圍,取消投資單只創業投資基金募資規模的限制,支持保險公司發揮價值投資者和機構投資者的作用,助力提升直接融資比重。
2023年10月,金融監管總局批復同意中國人壽和新華保險通過募集保險資金試點發起設立證券投資基金,投資股市并長期持有,規模為500億元。
今年4月,金融監管總局、科技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發布的《銀行業保險業科技金融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提出,要深化保險資金長期投資改革試點,支持保險公司發起設立私募證券基金,投資股市并長期持有。
4月29日,新華保險發布公告稱,該公司與中國人壽擬各出資100億元,合計200億元規模,認購由國豐興華(北京)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發起設立的私募基金份額,基金名稱為國豐興華鴻鵠志遠二期私募證券投資基金。6月12日,新華保險發布公告表示,公司擬出資不超過150億元(含)認購由國豐興華發起設立并管理的私募基金份額,基金名稱為國豐興華鴻鵠志遠三期私募證券投資基金1號。成立規模為225億元,新華保險及中國人壽擬以貨幣資金方式各出資112.5億元認購私募基金份額。
新華保險相關負責人表示,鴻鵠基金三期將一以貫之地秉持市場化、法治化和“長錢長投”原則及方案框架,堅持保險資金長期資本屬性,投資并長期持有公司治理良好、經營運作穩健、股息相對穩定、股票流動性相對較好且具備良好股息回報的大盤藍籌公司股票。
今年5月,中國太保正式發布太保戰新并購基金與私募證券投資基金,兩只基金總規模達500億元。中國太保相關負責人表示,太保致遠1號私募證券投資基金將積極踐行長期主義,發揮耐心資本優勢,完善長周期權益資產配置體系,聚焦股息價值核心投資策略,助力資本市場持續健康發展。
此外,泰康保險集團、陽光保險集團也發布公告,將成立私募證券投資基金,投資范圍覆蓋滬深300指數成分股、恒生港股通指數成分股及相關指數ETF。萬得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末,保險資金持有的流通股共涉及電子、醫藥生物、機械設備、交通運輸、電力設備等多個行業。
外資穩步入局
2021年,安聯保險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獲批開業,成為中國首家外資獨資保險資產管理公司,注冊資本為5億元人民幣。
安聯資管副總經理、首席投資官張光表示,好資產稀缺是常態,資管機構能做的就是解決好收益和風險的平衡。險資需要有長線長投的意識和策略,但在實踐過程中會面臨很多現實挑戰。保險負債具有長期性、穩定性和成本剛性的特點,需要匹配長期且收益相對較高的資產以實現資產負債的匹配。在當前低利率環境下,保險資產管理公司需要采取多種策略,通過多元化投資來分散風險,增厚收益。安聯資管始終堅持“全球經驗,本土智慧”的核心理念,將ESG(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理念深度融入全業務鏈條,構建了覆蓋治理、投資、產品的三位一體可持續投資體系。公司將國際標準與中國本土實踐相結合,建立符合本土市場特點的ESG評價體系,并通過技術賦能與本土融合,自主研發ESG分析工具矩陣,大幅提升評估精準性。以評估工具為基礎,公司已打造覆蓋純債、固收+、量化等策略的ESG產品線,并獲得了市場的高度認可,持續助力實體經濟綠色轉型。
在2025陸家嘴論壇開幕式上,金融監管總局局長李云澤表示,過去5年,中國信托、理財、保險資管受托管理資產規模年均增速約8%,已成為全球第二大資產和財富管理市場。
6月18日,友邦人壽保險有限公司宣布,已獲得金融監管總局批復,籌建友邦保險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友邦保險資管旨在專注提升公司資金運用效能,為保險資產提供專業化、精細化的投資管理服務,夯實并拓展長期投資能力,為友邦人壽保險業務提供強勁支持,更好地服務中國客戶。友邦保險區域首席執行官、友邦人壽董事長張曉宇表示,友邦保險堅定看好中國市場的長期發展和價值,積極把握新發展格局機遇、制度型開放機遇。友邦保險資管獲批籌建,將有利于公司更好實現長期資產端和負債端匹配,達到可持續、高質量發展的目標。未來,友邦保險將繼續堅持長期主義投資理念,發揮險資耐心資本的特性,把支持實體經濟作為投資的重要出發點和落腳點,更好服務中國經濟發展。
2022年8月修訂的《保險資產管理公司管理規定》明確取消了境外投資者的持股比例上限,取消外資持股比例限制、優化準入流程等舉措,為外資機構進入創造了有利條件。今年6月下旬,華泰保險集團完成對華泰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剩余9.09%股權的收購,實現全資控股,華泰保險集團的實際控制方正是外資安達保險。華泰資產總經理楊平此前曾公開表示,隨著中國進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長期資金管理面臨多方面挑戰:投資回報率下降,長期資金面臨資產荒;保險資金“長錢短配”問題仍未解決,利差損與久期錯配風險加大;各類別資產收益率結構分化顯著加大。
“應對上述挑戰,做好長期資金管理需要從三方面著力:一是要提升資產配置能力和長期資金投資風控能力,應對市場新常態;二是加大權益配置力度,增厚長期收益;三是要服務新質生產力,分享產業發展成果。”楊平說。(經濟日報記者 于 泳)
責任編輯:陶龍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