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水:用法律丈量行為邊界 以真情喚醒迷途靈魂
2025-07-01 09:54:50 來源: 第1眼TV-華龍網(wǎng)
第1眼TV-華龍網(wǎng)訊(通訊員 邱臘梅)在彭水的社區(qū)矯正一線,有一群特殊的“擺渡人”——他們既是法律的捍衛(wèi)者,也是心靈的引路人。從酗酒頹廢的失意者到幡然醒悟的父親,從叛逆少女到主動普法的“宣傳員”,一個個鮮活的故事,見證著彭水社區(qū)矯正工作從“管得住”向“矯得好”的深刻轉變。
法治溫度融化心靈堅冰
近日,筆者在彭水縣龍溪鎮(zhèn)司法所所長倪小兵的辦公室里看到,一把砸碎的酒壺格外顯眼,這是社區(qū)矯正對象改變的鑒證。據(jù)了解,劉某曾終日酗酒、抗拒管理,倪小兵沒有簡單訓誡,而是花了半年時間走進他的生活。當?shù)弥獎⒛骋騼鹤庸r償問題陷入絕望時,倪小兵主動協(xié)調解決。法律與溫情的雙重感化下,劉某親手倒光存酒,砸碎酒壺:“我要重新做人!”
同樣被改變的還有問題少女張某。父母離異、留守、未成年——這些標簽讓她一度自暴自棄。矯正期間,張某手術住院無人照料,倪小兵像父親一樣帶著營養(yǎng)品守在病床前,還聯(lián)系她的朋友輪流照顧。“原來我這種人也有人管。”張某的這句話,讓倪小兵紅了眼眶。如今,她已從“刺頭”變成自覺守規(guī)的矯正對象,臉上有了久違的笑容。
小團隊守護大平安
“絕不能讓搶車事件發(fā)生!”彭水紹慶街道司法所工作人員王銳接到預警時,社區(qū)矯正對象劉某已召集十余人準備赴重慶“搶回”被抵押的車輛。王銳一邊聯(lián)動公安緊急調解,一邊驅車火速追趕。最終,車輛通過合法途徑當日追回,一場可能升級為群體性事件的危機被化解于無形。“法律是底線,但解決問題需要速度和溫度。”王銳說。
而在彭水漢葭街道司法所,3名工作人員以初心實踐,承擔著該縣四分之一社區(qū)矯正對象的監(jiān)管重任。這個“全國模范司法所”用“剛柔并濟”交出高分答卷:檔案規(guī)范成為全縣模板,對叛逆少年、感情受挫者、失學迷茫者的訴求100%響應。所長李娟的筆記本上記滿了矯正對象的生日和家庭困難,“管得寬”背后是“控得準”的智慧與“矯得好”的初心。
從“被矯正”到“助他人”
最動人的蛻變發(fā)生在普法課堂上。曾經的矯正對象站在趕集日的普法攤位前,向鄉(xiāng)親們講解《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一位大叔打趣:“你也懂法了?”他認真回答:“法律不是枷鎖,是護身符。”這種“反哺式”普法,讓矯正對象在傳播法治的過程中完成自我救贖。
而暫予監(jiān)外執(zhí)行的癌癥患者肖某,用行動詮釋了“新生”的意義。路遇老人和孩子因車禍受傷,他強撐病體將傷者送醫(yī)。面對家屬的感謝,他輕聲說:“這是我應該做的。”這份善舉,成為彭水矯正工作最珍貴的注腳。
從龍溪鎮(zhèn)司法所的“情感矯治”到漢葭街道司法所的“精細治理”,彭水以“矯行正心、賦能新生”為核心理念,探索出一條既有法治硬度又有人情溫度的社區(qū)矯正之路。
責任編輯:劉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