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價60多元3折就能買,年輕人熱衷拆面包“盲盒”
2025-05-19 22:35:42 來源: 潮新聞

下午四點,樂知打開“惜食魔法袋”小程序,Puff Pasry杭州中山北路店的魔法袋顯示還剩兩份。她花了23.9元買下一份,“剛剛跟朋友約好了晚飯在附近吃,可以順便走過去取面包。”樂知告訴潮新聞記者,自己不久前才買過這家店的面包盲盒,感覺還挺不錯的。
樂知所說的面包盲盒,近兩年在杭州年輕消費者中悄然走紅。不同于一般理解上的潮玩類盲盒,這類面包盲盒帶有臨期屬性,商家將前一天或當天剩下的面包進行保鮮處理,并搭配成不同的組合形式在線上售賣,價格只有原價的1/3左右。
面包盲盒的流行,反映了什么樣的消費觀念?在購買面包盲盒時,又有哪些需要注意的點?
拯救被浪費的面包
樂知是面包盲盒的新粉絲,注冊“惜食魔法袋”時間不到兩個月。“我是被同事安利的,發現平常在買的面包店也在這里有盲盒,就試著下單了。”她告訴記者,自己這一個多月來總共下過3單,基本上都是面包,“頭一天晚上取了,第二天熱一熱當早飯,我覺得性價比很高。”
記者打開“惜食魔法袋”小程序看到,這是一個專為剩菜盲盒而搭建的平臺,烘焙類是其中主要品類,商家包括楊先生糕點、覓密山谷、甜丫丫、九月生活、多多邦等,既有老牌連鎖,也有新晉網紅。此外,平臺上還有輕食簡餐、飲品、鮮花、果蔬等類別,不過目前入駐的商家并不多。
迪雅已經使用“惜食魔法袋”超過兩年。她今年27歲,是土生土長的杭州人。2023年,迪雅在某社交媒體上接觸到“惜食魔法袋”,“最早是看到上海有用戶在發盲盒測評,我就搜了一下杭州的,那時候平臺上的店鋪不多,我用的頻率也不高,大概一年5、6次,去年以來買得多起來了,幾乎每周都有一次。”
迪雅自稱“面包腦袋”,常常會嘗試品牌新店和一些私人手作店。自從“打開”面包盲盒,設置開售提醒和去線下取單就成了她面包生活中的一部分。“我最喜歡在自己家樓下那家面包店開盲盒,面包好吃,取單也方便。如果有時候要去比較遠的地方玩或者吃飯,就會搜搜那附近有沒有,可能會開到驚喜新品。”
在迪雅看來,面包盲盒劃算,還很環保。以前,她聽說有的現烤店賣不掉的面包就會丟掉,“那很浪費,其實對我來說臨期不是大問題,基本上晚上買到的晚上就會吃掉一點,剩下的第二天早上也能吃完,或者帶到辦公室跟同事分享。”她說,自己曾經開到某家糕點店的盲盒,十幾塊錢就拿下了原價70多的面包,她為此專門發了一篇測評文,“拯救被浪費的面包,面包腦袋可以無腦沖。”
要保本更要保口碑
“今天收到的都是高顏值款,味道也很棒,物有所值。”“在我買過的魔法袋里價格不低,但是味道很好,尤其是樹頭法棍,凍過的口感很有驚喜”……“惜食魔法袋”小程序Puff Pasry店的頁面顯示,該店已累計有近800條用戶評價,大部分稱贊“口味好”“種類多”“有驚喜”。
“我們是去年10月在杭州開店的,差不多同步就上線面包盲盒了。” Puff Pasry店員小J向潮新聞記者表示,店里賣的都是當天現烤的面包,試運營的時候發現一天營業快結束時會有少量剩余,因為面包保質期短,為了不浪費,除了當天在店內做一些買二送一的活動外,也在線上推出了盲盒產品。

據小J介紹,目前上線的盲盒只有一款23.9元的,內含3-4個面包,價值在60元左右。“每個盲盒我們都會精心搭配,一般甜口和咸口兼有,而且也會特別放一款酥皮類,讓盲盒用戶嘗到我們店主打的產品。”
對小J來說,面包品質是無論何時都要注重的,“我們在上盲盒的時候會特別注意,比如有些有餡料,特別是奶油的,因為在空氣里氧化很快,會影響口感,那就不能放;其他如果有剩下,我們會用保鮮袋包好放進冰箱里,第二天客戶來取袋的時候會提醒他們盡快食用,安全肯定是第一位。”
某社區咖啡甜品店主理人辰辰表示,面包盲盒在一定程度上能減少商家的報損率,是一個挺好的渠道補充。“有時候隨機買了盲盒的客戶還會因為體驗好再到店消費,這提醒我們無論在哪個平臺都要注重商品品質。”
辰辰告訴記者,其實現在一般的面包店庫存都不會多。“拿我們店來說,每周都會盤點上一周的銷量情況,再跟后廚進行溝通,及時調整上架產品的數量和類型。偶爾有剩下的,打折買到真的挺劃算。”
專家:面包盲盒符合綠色消費理念
實際上,臨期食品被包裝成盲盒出售的形式由來已久。據媒體報道,2015就有丹麥公司開發了APP,將餐廳等每日打烊前的臨期食品甩賣信息匯總。這款App名為“Too Good To Go”,意思是“丟了可惜的好東西”。
2021年,主打環保、拒絕食物浪費的“惜食魔法袋”在國內上線,4年來落地100多個城市,合作商家2萬余家。據悉,同樣定位為節約糧食、減少浪費的食品盲盒平臺還有兜著走DZZ、米粒盲盒等平臺,在國內一二線城市的年輕消費者群體中流行。
“盲盒的玩法已經非常成熟且多見,現在食物盲盒流行,對年輕人來說,一方面是因為比較新鮮,不僅解決有些人的選擇困難癥,還帶給他們有趣、驚喜的情緒價值;另一方面,也表示國內越來越多年輕人在消費上觀念上的變化,更追求性價比,也愿意為環保出一份力。” 嘉世咨詢合伙人李應濤在接受潮新聞記者采訪時說。
浙江工商大學管理工程與電子商務學院副院長、教授肖亮也認為,這種對臨期食品的處理方式,符合當下綠色消費、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既對環境友好,也是踐行厲行節儉、反對浪費的美德。
去年3月,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發布報告指出,世界各地的所有家庭每天浪費的食物總量超過10億噸,而與此同時,7.83億人還在忍饑挨餓,三分之一的人類面臨糧食短缺問題。食物浪費繼續危害全球經濟,加劇氣候變化、自然環境污染。
而根據“惜食魔法袋”發布的數據,截至目前,平臺拯救余量食物超過1萬噸,減少溫室氣體排放3萬多噸。平臺還為每個店家標注環保信息,例如,Puff Pasry頁面的顯著位置就標示著該店累計為地球減少2.2噸碳排放。
不過,李應濤和肖亮同時提醒,食物盲盒與其他盲盒不同,食品安全的紅線不可碰觸,商家在避免浪費的同時應該建立嚴格的質量控制體系,確保售賣時食品在保質期內且符合安全標準。
記者 黃云靈 朱高祥
責任編輯:陳丹丹